衡水新闻>>衡水人文历史>>

衡水人董保存:鲁迅文学奖、韬奋出版奖得主

2018-10-11 09:23:15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笔,伴他走出山沟,走进北京

“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1972年,学唱着这样的歌曲,董保存成了一名军人。他服役的地点在山西省宁武县。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是军营生活给他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崇山峻岭中负重35公斤进行百里拉练,在82无后座力炮连当二炮手,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训练打坦克……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耳朵几乎被轰轰的炮声震聋,手臂在刺骨的寒风中被冻裂……军营中近乎残酷的训练,让董保存磨砺出从容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坚韧。

一个偶然的机会,董保存在野营训练驻地捡到一本封面封底都不知去向的旧书,书页已经卷边发黄。午休时,他没头没脑地读起来,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反复读过数遍之后,董保存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后来他才知道,那本书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之后不久,董保存被调到团里的电影放映组。他们背着放映机,到每一个驻训点和连队独立驻地去放映电影。每到一处,他都会想方设法找书借书看,也开始写东西,诗歌、人物特写,还有小说。

董保存所在部队施工建营房时成立了营建指挥部,他被调去负责工地广播。一位副参谋长独特的个性和行事作风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以这段生活为素材,写下了短篇小说《炉火正红》,1975年秋天发表在刚出刊不久的《山西群众文艺》杂志上。之后,董保存的作品开始在《山西日报》《汾水》《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引起部队机关的注意。他先是被调到原平的师部文化科,不久又被抽调到了太原的军部,写报告文学。

《山西文学》的前身是《火花》杂志,在文学界很有影响,1975年复刊时改名为《汾水》。当时老编辑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来到部队找人帮忙,董保存被推荐过去。由此,他结识了在山西省文联工作的山药蛋派老作家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人,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1976年底的一天,董保存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解放军文艺社要组织编写一本反映革命前辈在山西革命实践的书。军政治部文化处抽调了包括董保存在内的三个写作骨干去采访、写稿。当时董保存刚过20岁。经过几个月的采访写作,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作品的部分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还上过中专语文教材的课本。

董保存一直有个“大学梦”。1977年恢复高考,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目标当然是文科最好的北京大学。然而科长知道后表示强烈反对,对董保存说,已经开会研究了,准备让你马上提干,下午去体检(提干前的程序)。

提干,意味着可以长期留在部队,对董保存来说,也是一个大的人生转折。最终,在大学校徽和“四个兜”的干部制服面前,董保存选择了“四个兜”。

1979年,部队的各大军兵种陆续组建了文艺创作室(组)。董保存给军委装甲兵创作组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经过一番考察后,董保存调到了北京装甲兵总部。

从山西的深山沟到祖国的心脏,董保存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了过去。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