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人文历史>>

衡水人董保存:鲁迅文学奖、韬奋出版奖得主

2018-10-11 09:23:15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鲁迅文学奖、韬奋出版奖得主——衡水人董保存:董保存资料图片

初秋时节,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衡水优秀企业家访谈录”组稿动员会上,记者见到了被称为红色传记文学领军人物的军旅作家、编辑出版家董保存。他是应邀来为这次活动授课的。

不少衡水人在电视上和广播中认识了董保存。现在每周三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栏目中,董保存用他那略带衡水口音的普通话,给听众解读人民军队中的红色基因。

采访的话题,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衡水的变化拓展开来。“衡水的变化太大了,真的成为了美丽衡水!我小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贫瘠而荒凉。年景不好的时候,一亩地才打几十斤麦子,能把种子收回来就不错了……”董保存如是说。从盐碱地走出的军旅作家

董保存的老家是深州市大堤镇西董家庄村,他的青葱岁月就是在这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村落里度过的。

董保存上学比较早,小学毕业时只有11岁。正准备报考深县一中时,“停课闹革命”开始了。复课之后,董保存到邻近的东李窝村上了两年初中,在浅庄村的大堤中学完成高中学业,毕业后回村加入了“学大寨”的行列。

那时的衡水农村,可谓一穷二白,连吃饭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董保存回村后,开始学习做各种农活。出民工修水利时,他跟着大人们挥掀抡镐、挖土筑堤,一日三餐都是玉米面掺高粱面的大饼子就腌萝卜。他清楚地记得,挖河时睡觉的地方是能从顶棚望见星星的地窨子。

艰苦而紧张的农村生活,让董保存产生了很多感触。他找母亲要一毛钱买两张粉连纸,裁订成16开的本子,赶上阴天下雨无法下地干活,他就在本子上“做起梦来”。寂静的夜晚,昏暗的油灯下,他奋笔疾书,写自己的感受感想,写那个年代农村青年的欢愉和苦闷,有时候一晚上就写下十来页。小说、剧本……他做着各种尝试,心中郁结缠绕的各种想法最终诉诸笔端。

在落日余晖中的高粱地里,董保存和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处女作——《梦》。在1971年一次征文活动中,他把这篇作品改编成了一首四段的歌词《红日照平原》,跑了20里路送到县文化馆,发表在县文化馆办的一本油印刊物上。“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这是个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出来,那种激动的心情是忘不掉的。”

渐渐地,董保存和县广播站、报道组、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熟悉起来。这时,参加修建邯长铁路(邯郸—长治)的深县民工团请县文化馆推荐人去办《施工战报》。董保存因此离开家乡,来到邯郸涉县木井公社的西豆庄。这次办报实践对他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个学习的机会。董保存更加狂热地写啊写,在民工的工棚里、印小报的铺板上……有时半夜冒出一个念头,他也会立刻起身记录下来。他把自己的文字寄给了十几家报社、出版社,收到的却大多是铅印的退稿条,偶尔有编辑写下几句鼓励的话,能让他感动到落泪。

董保存把习作寄给在北京工作的父亲。父亲很快回信了,信上的一段话让董保存陷入了沉思:“你还小,世上的很多事还不懂,因此,你写成的文字还太浅。还是先做一个人,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再写吧。”他慢慢明白,自己应该“在生活的大路上努力磨炼”。

笔,伴他走出山沟,走进北京

“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1972年,学唱着这样的歌曲,董保存成了一名军人。他服役的地点在山西省宁武县。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是军营生活给他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崇山峻岭中负重35公斤进行百里拉练,在82无后座力炮连当二炮手,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训练打坦克……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耳朵几乎被轰轰的炮声震聋,手臂在刺骨的寒风中被冻裂……军营中近乎残酷的训练,让董保存磨砺出从容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坚韧。

一个偶然的机会,董保存在野营训练驻地捡到一本封面封底都不知去向的旧书,书页已经卷边发黄。午休时,他没头没脑地读起来,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反复读过数遍之后,董保存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后来他才知道,那本书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之后不久,董保存被调到团里的电影放映组。他们背着放映机,到每一个驻训点和连队独立驻地去放映电影。每到一处,他都会想方设法找书借书看,也开始写东西,诗歌、人物特写,还有小说。

董保存所在部队施工建营房时成立了营建指挥部,他被调去负责工地广播。一位副参谋长独特的个性和行事作风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以这段生活为素材,写下了短篇小说《炉火正红》,1975年秋天发表在刚出刊不久的《山西群众文艺》杂志上。之后,董保存的作品开始在《山西日报》《汾水》《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引起部队机关的注意。他先是被调到原平的师部文化科,不久又被抽调到了太原的军部,写报告文学。

《山西文学》的前身是《火花》杂志,在文学界很有影响,1975年复刊时改名为《汾水》。当时老编辑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来到部队找人帮忙,董保存被推荐过去。由此,他结识了在山西省文联工作的山药蛋派老作家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人,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1976年底的一天,董保存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解放军文艺社要组织编写一本反映革命前辈在山西革命实践的书。军政治部文化处抽调了包括董保存在内的三个写作骨干去采访、写稿。当时董保存刚过20岁。经过几个月的采访写作,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作品的部分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还上过中专语文教材的课本。

董保存一直有个“大学梦”。1977年恢复高考,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目标当然是文科最好的北京大学。然而科长知道后表示强烈反对,对董保存说,已经开会研究了,准备让你马上提干,下午去体检(提干前的程序)。

提干,意味着可以长期留在部队,对董保存来说,也是一个大的人生转折。最终,在大学校徽和“四个兜”的干部制服面前,董保存选择了“四个兜”。

1979年,部队的各大军兵种陆续组建了文艺创作室(组)。董保存给军委装甲兵创作组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经过一番考察后,董保存调到了北京装甲兵总部。

从山西的深山沟到祖国的心脏,董保存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了过去。

难忘的“军艺”岁月

1980年“百万大裁军”时,军委的炮兵、工兵、装甲兵撤销,董保存调到解放军文艺社丛书组编辑部工作。

1983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办文学系,从部队的业余作者中招收学员,董保存没有犹豫就报了名。这之前,他已经用两年时间通过了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所有的专业课考试,拿到了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颁发的专科文凭。

董保存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和来自全军15个单位的34位“小伙伴”一起,成为了军艺文学系第一届学员。

这批学员都是小有名气的作家,有当时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李存葆,也有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当时,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正式的老师还没有配好,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决定采取“开放式教学”,仿照研究生培养的讲座模式,到北京的各高校、研究院所请最知名的专家、教授、作家前来授课,给这批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文学滋养。季羡林、吴组缃、王瑶、钟敬文等一批大师教授都来过文学系的阶梯教室。那些当代著名作家,更是这里的常客。

“北大的吴小如先生讲唐诗宋词,独树一帜。当时,叶朗、吴福辉、谢冕等老师都还算年轻的,有的整学期给我们上一门课。”上世纪80年代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35个学员在这个阶段终于“恶补”了以前没能坐下来好好读的书,那些作品有经典作家的,也有前卫新潮的。

“拉美文学爆炸,魔幻现实主义,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等等……各种流派的讲授,常常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那些专家教授的很多学术观点并不一致,但董保存说,“我们的系主任徐怀中老师能‘容’。”

改革的春风吹拂,各种思潮都在涌动,对同学们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我们出过一本文艺理论的作业,书名叫《迎着八面来风》。这个集子记载了我们当时每个人对于文艺创作的想法和看法。”在这本书中,董保存写的篇目是《最佳角度》。

散文集《三十五个文学的梦》收录了他们的另一次作业,回顾各自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大家都写得很用心。”董保存的文章《梦里梦外》是其中的第四篇,真实地记录下他早年对文学的向往和成长时期的心路历程,有迷惘,有苦涩,有欣喜,也有忐忑。

在军艺时,他们每周上课的时间大约是5个半天,“余下的是创作时间”。这期间,莫言写出了《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系列作品,钱刚出版了《唐山大地震》。董保存写出了一部长篇、一部纪实文学和几个中短篇作品,其中,《杨余傅事件真相》发行量最大。

董保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杨余傅事件”的相关线索,采访了十几个当事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作品,首次印刷就卖了10万册,全国有上百家报刊转载,印数很快升到了20多万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的胡绳先生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曾经对党史界的人说:“我们的历史就应当这么来写,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

后来,董保存在人民大学完成了硕士研究生课程。然而,他说自己最难忘的学习时光是在军艺度过的,那些老师、同学给他的印象如此深刻,影响深远。

辛勤耕耘者的足迹

《杨余傅事件真相》一书的成功,曾让董保存产生过些许困惑。为什么辛辛苦苦花很久写成的长篇小说只卖几千本,而近乎“短平快”的纪实文学却一下子卖到20多万册?后来,他体会到,再多华美绚烂的虚构,也产生不了“真实”二字才有的力量。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董保存踏上了纪实类文学的创作之路,把目光转向了党史、军史中一系列人物和重大事件。

当时,一批在职或退居二线的将帅都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董保存受命帮助老将军莫文骅写回忆录《回忆解放北平前后》。之后,萧克、聂荣臻、杨得志、杨成武、余秋里、李德生、曾志、曹里怀、欧阳毅、傅崇碧……一位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前辈波澜壮阔的命运历程进入他的视野,成为他的“富矿”。有评论称,董保存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巧妙地选取了那些本身就具有无穷魅力的历史文本,并力图以当代意识解读历史,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简约凝练,为人称道。

写作过程中,董保存最为看重的是“真实”二字。他曾采访过5位以上的上将,了解到当年那些革命者最初参加革命的动因很多是出于一些实实在在的客观因素,“求生存、图解放”就是最实际的原动力。这与共产主义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并不矛盾。他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真实客观地描述,更有说服力。

“真实,并不是空喊口号。”董保存的纪实文学作品“努力接近真实,把领袖人物写成真人而不是神”。在采访中,他深入挖掘那一代人的人生故事和生活细节,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就要跑很多路、找很多人。在湘江边采访近百岁的老船工,去大渡河实地勘察当年勇士们渡河的铁索如何安置……为了追寻老一辈革命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他重新踏上了长征路,走遍了中华大地的万水千山。董保存相信,好的纪实文学是用脚走出来的。

董保存完成《毛泽东与蒙哥马利》一书,得益于他的“善于发现”——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对话,他是在中央档案馆厚厚的档案中找到的。

蒙哥马利与毛泽东的会见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进行封锁。这位二战时的著名将领、盟军元帅曾以私人名义两次访问中国,先后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国家安全部负责人熊向晖陪同蒙哥马利走了大半个中国,董保存曾经数次采访过他。

采访中的“小插曲”,董保存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次采访约的时间是9点。那时候,既没有手机也没有传呼机,就是普通电话也不好找。联系特别不方便。”一早出门,董保存遇上了堵车。他先是骑自行车,后来换乘公交车,到了预定地点还是晚了将近20分钟。他上前敲门,没有声音,再敲,还是没有回应。然而,他听到里面有走路的声音,还有说话声。

转身出来,董保存跑到临近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达室,借电话打过去。熊向晖说,“我家里有人,但是你看看你的手表是什么时候了”。

董保存看看表,已经9时40分了。

熊向晖说,不管是谁,必须守时。这是总理教导我们的,做地下工作,约定的时间必须准确,必须守时。说几点到,一分钟也不能迟。上次英国作家韩素音迟到,我就是没见她。

熊向晖非常严肃地说,“你不要对我有意见,这是我多少年来养成的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保存苦心经营的这部作品,最终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这次与他一起获奖的有许多闪闪发光的名字:冰心、季羡林、铁凝、史铁生、迟子建、阿成、毕飞宇、池莉……

后来,一位评委对董保存说,“知道你的作品为什么会得奖吗?因为作品中的细节打动了我,我就投了票”。这位评委所说的细节,是董保存写出的“毛泽东和蒙哥马利论生死。”

董保存辛勤地耕耘着、艰难地跋涉着,其中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他并不愿意多讲。打开百度搜索,我们可以看到董保存名下一长串作品名单:《只有四个人》《灯火阑珊时》《在历史的漩涡中》《谭震林外传》《将帅历险记》《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故事发生在天安门城楼》《将帅在逆境中》《授衔怀仁堂》《走上天安门》《风起钓鱼台》《重返井冈山》《特写中南海》《红墙知情者说》《笔记开国将帅》《新四军征战纪实》《陆战之魂》……

几十年来,董保存创作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22部,400余万字,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奖。2005年,他被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等单位评为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现在,董保存是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会传记创作委员会主任。

一个编辑的“长板理论”

董保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旅作家,而且是被称之为“书界大腕儿”的名编辑、出版家。在出版社工作数十年,他的心血汗水凝结成一部部广受欢迎影响深远的书籍。有文章写道,董保存策划、组织、编辑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作品,为我国军事图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开拓性、标志性的工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高峰。董保存策划编辑的“新中国纪实丛书”(包括《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红墙内外》等)“共和国领袖自述”丛书以及“百战将星”丛书等,广受欢迎,发行量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不仅如此,他还独具慧眼,发掘推出了众多的风气之先的优秀文学作品,引领当年的大众阅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刘亚洲的《恶魔导演的战争》、萧克的《浴血罗霄》……毕淑敏、周大新、苗长水、朱秀海等众多知名作家的作品集或文集都是董保存做责任编辑的。

这里就要说开国上将萧克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的出版过程。

刚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董保存就听老同志说起萧克将军手里有一部长篇小说。他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直接找到了将军家里,得到的回答是:首长现在还很忙,等空下来再和你们联系。过了几个月,他接到秘书的电话,“可以来谈一谈”。

一个秋天的下午,董保存如约来到萧克家,顺利拿到了书稿。读完作品后,他写出了几千字的审读意见,坦诚地和老将军进行交流,得到了老将军的认可。出版社给了他半年多的时间,帮助老将军改这部作品。

为了改稿,董保存随同萧克将军回到他当年浴血苦战的罗霄山脉,去当年的战场考察,和老红军、老乡交谈。“萧克将军改稿,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稿子他先后改了四遍,从近40万字删到25万字,又增加了不少情节、细节。直到二校时,他还逐字逐句推敲了一遍,才在校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1988年建军节前夕,《浴血罗霄》出版了,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1991年《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80高龄的将军和当代作家刘白羽、路遥等一起走上领奖台,成为文坛一大盛事。”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董保存的欣喜中有一份自豪。

作为成功的“名编”,董保存有这样的体会,“编辑最怕那种文从字顺但毫无特色的作品,看稿要用‘长板理论’,要看作品有没有一个强项。”《亮剑》的问世,就得益于董保存的这个“长板理论”。

1997年,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都梁把名为《末路英雄》的书稿拿到了董保存的办公室。此时恰逢建军七十周年,董保存正忙得不可开交。“最初,书稿是让在编辑部帮助工作的武警中尉小唐先读了一遍。”

四五天后小唐读完了,跟董保存说,“这小说挺好看,但有些问题拿不准,还是您看吧”。董保存读了50多页后,觉得这部作品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人物个性十分鲜明,夺人耳目。

“说实在的,当编辑这么多年了,看的小说有几百部,能让我兴奋的不是很多。有的小说,包括一些有名望的作家的小说,写得很纯熟,却也很匠气,人物故事都还可以,甚至挑不出什么毛病,可就是叫人兴奋不起来。这部小说中有些段落却叫我这样的‘职业读者’拍案叫绝。它有一股气,有一种冲击力,虽然它并不是很纯熟,并不是很完美。”

董保存出书有个原则:宁可发三流作者的一流作品,也不发一流作者的三流作品。因为这部作品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创新与成功,“有力透纸背的力量”,他下决心将其出版。

出版社领导看过书稿后,同意董保存的看法,认为这部小说写活了一个英雄,为中国军事文学的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同时也觉得这部书还有不少值得商榷和修改的地方,有必要让这个作者“爬爬坡”。

作者都梁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创作这部小说居然是因为和朋友打赌,创作时间仅用了八个月,而且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白天做生意晚上写,甚至在老人的病床前写。

董保存说,都梁并不像一般作者那样会拿笔记下编辑的意见,而是有的意见采纳,有的则会坚持己见,在修改过程中也走过弯路。董保存认为原来的书名不行,和这本书的整体格调不相称,要有个响亮的名字。经过一番“碰撞”,《亮剑》终于“出鞘”。

1999年《亮剑》出版,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还出现了一批《亮剑》迷,认为这本书是“男人写的、写男人的、写给男人看的”。

2001年,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联合召开了研讨会,请来了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作协、人民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作家评论家。专家一致认为,《亮剑》的出版标志着军事文学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这本书已经重印50多版,销售400多万册,同名电视连续剧在海内外电视台播放上千遍。

离开多年,董保存一直关注家乡,关注着和自己家乡有关的作家和作品。王林是衡水籍现代文学作家,火线剧社首任社长,曾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著有《腹地》《叱咤风云》《十八匹战马》等作品。

“当年我家的东厢房就是《冀中导报》的印刷点。王林当年就在深南那一带活动。”火线剧社曾在董保存的老家住过,他的父母还跟着他们学过抗日歌曲。董保存的姥姥家是当时的堡垒户,家里住过多名抗日干部。

“王林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腹地》,写的就是咱们这一带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他把当时那种斗争的残酷写得非常透彻。他的文集是儿子王端阳很认真地整理出来的,王端阳也是个比较有影响的作家。因为他们做了不少工作,这套文集很顺利地出版了。”董保存出席了《王林文集》出版座谈会并发言。他说,这本书写出了冀中人的生活、冀中人的感情、冀中人的性格。

“这套文集出版后反响是不错的,虽然发行量并不是很大。王林写的《抗战日记》很有价值,非常真实,是不可多得的纪实性作品。从他的日记就能看出,这个人很了不起。”

董保存常说,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真实与鲜活。“真正流传下来的,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越是真实的东西,越能流传下去。”

《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80个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国精神》《惊天动地战汶川》……这些年,董保存策划、组织、编辑的图书,有的入选百年百种优秀图书、有的获得国家图书奖、首届政府出版奖、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图书奖等等,几乎囊括国内所有出版奖项,有的还在国际上获奖。

1994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选第一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董保存是获奖者之一。2016年,他获得我国出版行业个人最高荣誉——韬奋出版奖。为了表彰他为中国出版工作的贡献,国务院为他颁发了特殊津贴。

梦想,永远在路上

在普通人眼中,如今董保存算得上“功成名就”。从出版社领导岗位上改为编审之后,他依然夙兴夜寐、奋斗不已,并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做着新的尝试。

从2012年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他做一档《名家谈军事》节目——《解读开国将帅》。之后,董保存又解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和抗日名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候,他作为特邀嘉宾的《解读长征》节目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国防时空》同时播出后,影响颇大。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纪录片《长征》,董保存是撰稿人之一。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特别节目又请他做主讲人。

“要把历史类节目做出新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准备几千字的内容,你要看数倍、十倍、甚至几十倍的相关资料,要找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题材讲述,而且还要把握好政治关,要求很高。”

董保存说,他正在写的一部书,真正和衡水有关。

这次到衡水除了授课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到衡水学院的董子(仲舒)研究院和那里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早在2016年,中央领导同志提议写一套百位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中国作家协会负责组织实施,他们建议说,“董仲舒是你们董家的先贤,又是衡水人,你就来写吧。”董保存接受了这个任务。最初,他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困难。然而,走访专家、学者,查阅积累相关资料后,他发现,董仲舒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大山,全国研究董学的人数千人,现在再写一部让大家都普遍认可的作品,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写这本书,董保存已经看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乎把国家图书馆中相关资料都查遍了,视力也因此受影响。“我曾把很大精力用在了考证辨析上面,现在看来没必要。”他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段弯路,听取各种意见之后,决定采取存疑说的方式,用一种开放式的格局,把不同的观点都写明,让读者去判断。“这种判断和这本书的价值不产生直接关系,因为我不是搞史学考证的。”

说起今后的创作打算,董保存颇有感慨——给别人出了那么多书,有选集,也有全集,还有文集,关于自己的文字整理的却有限,一些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还很零散。他说,“我觉得,也应该把这些东西整理整理。无奈现在头绪太多,约稿子的接踵而至。不管怎样,文学的梦还是要做下去。”

最后,让我们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老师冉淮舟在《迎着八面来风》编后记中一段话来结束这篇专访吧。

“这些文字……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蓬勃的朝气,一种宏远的追求,一种创造的精神……在创作的路上,也将会竖立一座座碑石。最终,他们一定能够建造起自己的辉煌的艺术殿堂。”

董保存的文学之梦,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