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县市区视窗>>

河北衡水市武邑县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2020-07-15 16:04:09 来源:衡水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去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以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实践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通过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利用上级扶持项目资金、盘活用好闲置土地等措施,实践了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截至目前,全县524个村有36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占比70%。

抓班子强队伍,培养壮大集体经济的“主力军”。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班子是根本,书记是重点,工作队是要素。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该县120多个村在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实现了集体经济的迅猛增长。一是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坚持支部带动,引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审坡镇李小庄村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金银花种植,并延伸金银花产业深加工链条,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二是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羊”作用。在选任方面,该县鼓励大学生回乡任职,建立了大学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台账,着力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在待遇方面,严格落实省市委要求,制订了2020年度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标准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待遇;在“出口”方面,落实《武邑县农村“两委”干部退出办法》,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一系列措施激发了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羊”作用,审坡镇贾寺院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贾三虎的带领下创办了农民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增加了集体收入。三是发挥驻村干部的帮扶作用。注重发挥驻村工作队员能力素质高、思路开阔、社会接触面广、熟悉帮扶村产业特点的优势,积极引导他们在帮扶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出谋划策、帮扶出力。龙店镇西王孝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平整废弃地、开发集体土地等,建设冬暖式食用菌种植大棚2100平方米,成功立项“食用菌种植项目”,增加了集体收入。

抓产业强路径,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的“增长极”。坚持打好优势牌、走好特色路,选准选对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该县一是规范集体经济合同。按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确认的盘盈资产资源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腾退的土地资源情况,对全县范围内的村集体资产收益进行全面清理、登记造册、规范使用,共清理集体经济合同2800份,规范集体经济合同257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2.18万元。二是用好上级扶持资金。2019年,该县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对13个村进行了重点扶持,实现了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增值,延伸了产业链条。其中,8个村的扶持资金已经部分拨付并取得了初步收益。今年,该县又申报了15个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法路径,示范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盘活农村闲置基地。该县以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为目标,出台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围绕用好农村闲散用地,深入开展了“变废为宝促增收”工程,对村闲散用地进行了精准测量,增加未利用地面积2万多亩,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增长极”。

抓政策强机制,打造壮大集体经济的“助推器”。该县在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制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落实机制。一是借助武邑被确定为“国家级产改试点县”的机遇,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高标定位,科学谋划,着力构建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产权制度,探索形成了“制订一套方案,完成九项任务,把握六项原则,实现四个目标,五项保障措施”的“19645”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邑特点的农村产改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524个行政村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6.15亿元,土地面积108.10万亩,二是创新“1+X+1”产业扶贫机制(前一个“1”:光伏扶贫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中间的“X”:组织贫困户至少再参与一个扶贫项目;后一个“1”:扶贫资金全部以股金、资本金等形式实现股份合作),明确了围绕蔬菜、畜牧、家庭手工业、光伏等主导产业,集中建设了蔬菜脱贫产业园、京东跑步鸡、孕马血清、古早清凉生态旅游、龙店箱包、审坡蔬菜脱贫产业园、农光互补等10个产业项目平台,依托平台引导贫困户参股分红,增加集体收入。2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仅光伏发电项目,集体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以上。三是健全完善台账管理机制。以乡镇(区)为单位,逐村建立集体经济台账,实行通报制度,对发展集体经济等工作定期通报晾晒,并纳入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张保卫、杜志斌)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王学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