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人文历史>>

品斗方水墨小品《寻梅图》—追寻衡水“文艺复兴”之魂

2020-05-12 15:00: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图为衡水大名鼎鼎享誉全国的两位美术大师王习三和王学明共同创作的水墨小品《寻梅图》

近日,友人赠送一幅斗方精美水墨小品《寻梅图》,画意是《红楼梦》中贾探春踏雪寻梅的情景,画上一位身着裘装的女子依偎在一棵梅花树旁,纤纤细手抚摸着一枝梅花,少女螓首蛾眉,小巧而又秀美的琼鼻正在品味梅花的幽香。此水墨小品所画女子栩栩如生,梅花树枝干苍劲有力,梅花朵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极似琥珀碧玉所雕,方寸之间尽显自然和人文的和谐、融合之美。

细细欣赏这幅妙笔丹青之余寻找落款,在小品左上角发现三行小字,上书“庚申夏日,为宝云书画社成立,学明、习三合作。”原来作画之人正是衡水大名鼎鼎享誉全国的两位美术大师:王习三和王学明。

王习三身为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级美术师、九三学社衡水市委名誉主委,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师学习内画鼻烟壶艺术。1958年至1966年在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艺后调北京工艺美术厂搞内画创作。40年来,冀派内画鼻烟壶经过王习三“圣手”的普及、提高、升华,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身为衡水市画院院长、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的王学明也是硕果累累,成为燕赵美术界学院派的杰出代表,他先后组织了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衡水市的创作活动,将九件作品推选至六届全国美展,填补了衡水市在全国美展无作品的空白,并且以后历届展览连连入选并获得大奖,开创了衡水绘画界的新局面。

看到这里,心情万分激动,随即驱车前往王学明老师的工作室“买海居”,聆听到美术大师亲口讲述“宝云书画社”的由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文艺界也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当时许多美术、书法方面比较落后的地区都十分活跃,但当时的衡水区域却显得沉闷而没有起色。

1979年冬,由王习三、王学明、田茂怀等七位美术大家率先提出了在衡水地、县直组建一个书画社的倡议。1980年初,王习三、王学明代表衡水文艺界参加了河北省文代会。在会下举行的笔会上,省直和有些地区的代表争相请省领导和书画界名家题字,王习三和王学明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当时二人临时决定将衡水要建立的书画社定名为 “宝云书画社”(以衡水宝云塔命名),于是请时任省长李尔重、省书协副主席肖一分别题写了社名。

书画社成立后,由衡水军分区老领导沈铁民任名誉社长,王习三与王学明分别担任社长与秘书长,成员若干。书画社每月定期活动两次,每次每人交作品两件以上,悬挂起来,大家品头论足,学术气氛十分活跃,而水墨小品《寻梅图》正是当时由王习三、王学明两位大家倾情所作,反映了两位艺术大家勇挑重担,企盼衡水文化艺术逆境崛起、傲雪绽放的强烈愿望,也是政府与社会携手振兴文艺的起点和闪光点!

1982年2月书画社取得地区文化局和地区文联的支持,在工人俱乐部举办了《宝云书画社迎春书画展览》,并邀请了时任省美协主席田辛甫、副主席赵信芳来衡指导。

随着书画社影响地迅速扩大,衡水一些县也先后建立了书画社,尤其是一些爱好书画的农民自动组织起来,并请“宝云书画社”的成员指导、帮助,有的还被聘请为名誉社长。

“宝云书画社”是衡水文化艺术界第一个群众性的、自发的组织,为衡水美术、书法事业的发展出人才、出作品,起到了最初的组织、发动、提高的作用,也为衡水书协、美协的建立客观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书画社内出了许多尖子人才,先后发表了一批颇具水平的作品,成为国内外和省内很有影响的美术家、书法家,其中一些人被选为省、地、市书协、美协的主要负责人。

以后随着地区各协会的建立,“宝云书画社”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人们也就自然的转入各协会的活动,但当年“宝云书画社”会员们共同切磋、相互协助的情意,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中,至今他们仍不断互相学习、相互协作,着实令人难忘。

笔者感悟到,“宝云书画社”成立标志着衡水“文艺复兴”的开始,书画社为衡水文艺界开辟了一条通达理想境界而又充满生机的光明之路,这期间衡水“文艺圈”名家层出不穷,他们通过自己充满智慧的双手,在浓郁文化气息的“土壤”中辛勤耕耘,这期间创出精彩而令人难忘的优秀作品,吹响了衡水文艺振兴的冲锋号!(愚仁)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