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人文历史>>

冀州西李家庄村“仁”字形街道布局

2019-05-14 16:51:42 来源:衡水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辛向党

冀州区徐家庄乡西李家庄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街道整体布局的鸟瞰图是个“仁”字形状。现在与以前比较,街道布局形状虽然变化很大,但是,仍然能够看到“仁”字形状的轮廓。

作者半个世纪来,一直在冀州生活,跑遍全区400多个村庄,而且,致力于冀州历史和民俗研究,却从来没有发现过这样的街道布局。

该村“仁”字形街道布局的具体情况如下:

南(前)为上,北(后)为下;

“仁”字左边的“撇”,位于村庄的东南处;“仁”字左边的“竖”,位于村庄的东侧中、北部;“仁”字右边的“上横”,位于村庄的西侧南部;“仁”字右边的“下横”,位于村庄的西侧北部。

该村建立于明朝“大迁民”时,在永乐(1403—1424年间)初期,李姓和陈姓从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居到冀州,距今已经700多年。

据传,当时,李姓先祖是一位有文化的人,熟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学说,于是,取第一个“仁”字,规划了村庄街道布局建设。目的是,祈求、保佑、希冀村人,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几百年来,该村村民都是按照“仁”字形建设村庄街道的,也一直把“仁”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仁”的内容,含将心比心地对待每一个人,能为别人着想;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既有仁德、仁爱而又有节操;具有博爱心、包容心、仁爱心,包括孝、弟(悌)、忠、善;义、礼、智、信;廉、耻;爱、和、平、睦,等等内容。该村中仁人志士很多。因为“仁”的观念在该村流传几百年,逐渐成为西李人的自觉行为和优秀传统,所以,争做仁人志士,崇德向善、践行真善美蔚然成风。

村里有李、陈两个大姓,几百年来,始终是“李陈不分”,互帮互助。清朝时,李刘氏丈夫早亡,虽一青年妇女,坚持孝老、爱幼、睦族、亲邻、凭信,硬是把一个贫困家庭,发展成村里的富户、旺家。被旌表为“节孝流芳”。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