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6旬老人费时6年诗歌写村史 记录600年变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28 09:26:34 责任编辑:孙明霞

    河北新闻网衡水电(燕赵都市网记者李海菊)“家住深州西南边,村名就叫丁家安。祖籍山西洪洞县,明朝官府大搬迁。永乐二年开始迁,一直迁至十三年……”河北省深州市大屯乡丁家安村65岁的老党员康洪奎,为了记录村庄变迁历史和教育子孙,花了6年多时间所编写的村史,多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在康洪奎的房间里,厚厚的一摞纸张在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这是凝结着老人多年心血的村史书稿。6年前的一个春天,在村里担任了20多年村干部的康洪奎萌生了写村史的念头——年轻人对村子的历史了解太少啦,翻出点儿老东西也能教育教育后代们。从那个时候起,他白天开始搜集资料,走访村里熟悉村庄典故的老人,召开在外老乡座谈会,整理家谱,晚上便一丝不苟地投入到撰写工作中。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乐此不疲,为完成这部村史,他不辞劳苦。

    “我写村史喜欢用诗歌的形式,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耳目一新。”康洪奎说着,翻开了他写的村史:“家住深州西南边,村民就叫丁家安。祖籍山西洪洞县,明朝官府大搬迁。永乐二年开始迁,一直迁至十三年。刘康姚李赵张侯,千里之外把家安。和睦相处几百载,男耕女织建家园。双手秀出家乡美,桃花园里可耕田。”同时,他还对诗歌配以详细的注释和说明。

    为了让子孙牢记本村的革命先烈,康洪奎不久前专门搜集本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资料,一次次跑到各相关部门询问,得到了他们的热心支持,他还让孙子手把手教他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终于克服了许多困难将其整理完成。老人认真地介绍着一个一个的烈士,脸上写满崇敬,“我们要永远铭记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民族解放,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经过6年多的时间,康洪奎的村史已完成初稿并经过了5次修改,辑印成册,免费发放给村民们阅读观看。村史以时间为主线,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记载至今,内容包括本村的历史沿革、乡土人情、民风民俗、大事年谱、重要人物等5万余字,成为村庄一部生动的教育史料。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