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景县华家口村“糯米大坝”进大运河申遗名单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讯(记者隋魏巍)京杭大运河作为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被称为“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日前,京杭大运河被列入我国201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河北段第一批列入京杭大运河申遗名单的有4个遗产点,其中“华家口夯土坝”就坐落于我市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

    南运河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

    晚清时期,因为处于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的一个拐弯处,华家口村河段经常决堤崩口,为杜绝水患,1911年前后,这里建造了夯土坝,这就是后来的华家口夯土坝。因为此段大运河基本没有改变航道,且坝体所用建筑材质较好,华家口夯土坝基本保留了遗迹原貌。2012年,华家口夯土坝主坝体进行加固维修。

    17日,记者驱车至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华家口夯土坝。“大坝修缮已经完工,剩下的就是绿化及道路整修、展陈设施等。”华家口村村支书闫红军介绍。记者看到,长约255米、高8米、坝顶平均宽度9.5米的华家口夯土坝位于华家口村东南。目前坝体的中下部为修葺部分,新墙体已与老坝体色彩融合。

    “华家口夯土坝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基础为原土打入木桩,它是南运河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闫红军说,整个修缮工程采用糯米、石灰夯筑工艺是最大亮点。华家口夯土坝百年来直接迎击运河水却少有溃堤,因为土层里掺入了大量糯米,增加了韧性,也因此当地百姓称其为“糯米大坝”。“为恢复华家口夯土坝原貌,我们采用了传统工艺,用糯米、石灰与黄土混合筑墙。”闫红军称,整个大坝修缮历时近三个月,用了百余袋糯米。

    “糯米大坝”打眼儿要用电钻

    糯米、石灰、泥土混合后何以能固若金汤?闫红军说:“糯米熬成粥后黏度大,能有效将石灰和泥土牢固黏连在一起,再加上夯实,就会非常坚固。这项工艺因为成本较高,过去只在修建重要的古城墙时使用。”在坝体上,记者发现夯土墙上有规则地钉着一些木楔。“大坝用了数以千计的木楔,木楔用防腐剂和特殊胶水浸泡后,被钉入墙里,这样新旧坝体更能坚固地结合。”闫红军说,尽管华家口夯土坝经历了百年冲刷、风化,可是施工人员在钉木楔时,用锤子依然无法砸进去,要先用电钻打眼儿。

    围绕运河文化的特色经济正在形成

    “我们在努力寻找一个契合点,既能保护运河资源,传承运河文明,又增加华家口村的文化底蕴,促进村子经济发展。”闫红军介绍,目前华家口村在坚持夯土坝原貌保护的基础上,正在着力增加大坝的旅游观赏性,比如环境整治、绿化及展陈设施的设计等。除此之外,还正在努力发掘大坝的旅游资源功效,准备在最近几年围绕运河文化发展特色采摘、特色养殖、特色垂钓等旅游经济。

    谈及对华家口夯土坝的期许,闫红军表示:“大运河负载着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经济等遗产。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好好地保护她,华家口夯土坝具有历史延伸性、文化拓展性,对促进经济繁荣、保护生态环境等有着多方面综合作用,我们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价值。”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田士威】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