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县市区视窗>>

河北安平县: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

2020-10-14 10:08:10 来源:衡水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依托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传统白山药种植转型,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经济隆起带;

大力发展油菜花种植,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展“沿河经济”,做好“滹沱河”文章,孕育现代马产业聚集区;

……

近年来,河北衡水安平县坚定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把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作为战略重点,从小县大县城谋求小县大县域,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创新转型、蝶变升级,加大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区域协同,让小县催生出特色产业聚集区、高端服务大平台、会展经济和文旅农目的地。

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

生猪养殖是安平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京安”牌生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但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模式没有出路,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安平县依托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京安集团以及50多家利益联结合作联盟组织体系,建立起核心区面积1.8万亩,覆盖两个乡镇15个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今年成功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他们编制《安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明确打造全国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领跑区、全国生猪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样板区目标定位;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深入合作,构建集“绿色种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有机肥制造、粪污利用、秸秆发电”于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探索建立“生猪养殖、饲料用小麦玉米、畜禽粪便、玉米秸秆统一回收”四项利益联结机制,联结覆盖合作社230家、农民7.5万人,普惠农民增收的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园区实现产值40.5亿元,利益联结机制下的农民人均支配收入达23400余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5.7%。

现如今,村口杂乱堆积的麦秸和因焚烧秸秆引起的浓烟早已不见踪影,一车车秸秆粉碎后被送往大型加工企业,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既变废为宝,又保护环境。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建设经济隆起带

“白山药已有3000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小白嘴’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多年。”安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向阳说。目前,安平“小白嘴”白山药种植规模已发展到40多个村,辐射带动安国、蠡县等县市,种植面积覆盖10万多亩,产量达20万吨,经济效益10亿元,种植户亩均纯收入过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万元田”。

为推动传统白山药绿色种植向规模化、园区化、市场化转型,打造安平特色农业品牌,安平县委托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平县白山药产业发展规划》,并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设立4块科技试验田,破解了白山药的重茬种植难题,同时还起草了安平白山药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白山药质量检测标准,增强了产品话语权。在滹沱河、潴龙河两侧核心种植区,他们还根据白山药地方标准,采取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打造10万亩标准化种植园区,并申报河北省安平白山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他们以白山药产业为核心,实施以点带面,建设滹沱河北大堤经济隆起带,规划建设了集冷藏、加工、交易、研发、展示、电商、物流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白山药交易中心,增加农业种植效益;依托耕耘者、元龙等重点企业和合作社,健全网络营销、会展销售和商超直供体系,用农村的种植基地连起市民的“菜篮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推动文旅农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这里春天能看到万亩油菜花,现在还能看到成片的油葵,景色真是美得不得了!”近日,正在安平镇杨屯村游玩的张雅说,他们虽然居住在县城,但一到有花的季节,全家必然要驱车到这里,沿着木制的观光栈道,徜徉在“花海”中,欣赏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安平县借助地下水压采政策机遇,聘请北京大学城市发展研究所规划设计了以杨屯村为核心、覆盖10个村庄、占地24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对7个村庄分别确定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主题。他们通过现代农业、文创产业、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相融合,以打造农产品品牌为核心,发展休闲农业体验的特色庄园经济,为承接京津雄石等城市人群的健康休闲、商务文化消费需求做好战略安排;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汉中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大力发展节水植物油菜种植,从苗到花再到籽“吃干榨净”,可菜用、茶用、油用、药用、蜜用等,开拓出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每亩实现增收600多元;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让农田变农场、小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连续举办了四届油菜花文旅节,带动了整个区域发展。

发展“沿河经济”孕育新产业

滹沱河是安平县的“母亲河”,由西向东横贯安平县全境,流经7个乡镇,全长32.56公里。如今,滹沱河大部分年份为干河,已失去资源价值,只有在行洪时才能发挥作用。

安平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沿河经济”,变滹沱河“劣势”为资源“优势”。他们对滹沱河实施河道清障、堤坡绿化,充分利用国家生态补水工程,引进内蒙古草都集团,实施滹沱河生态环保治理项目,在河道种植各类牧草花卉,实现生态与产业统筹、河道治理与改善环境兼顾。安平县按照“搬迁先行、拆建同步”的要求,通过发放过渡费,动员村民先从旧村搬出,同时在县城建设滹沱新城回迁安置。届时,15个村的15426人搬迁入城,成为“沿河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安平县还利用滹沱河天然赛道,成功举办了两次中华民族大赛马、四次FEI(国际马联)耐力达标赛,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业名城”。2019年,安平县借力承办第三届衡水市旅发大会的机遇,打造了滹沱河休闲竞技景区,建成了安马大营核心景区,叫响了安平赛事品牌,建设了饲草、繁育、比赛、表演、训练、交易及马附属配套产品研发加工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强县富民。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打造、白山药经济隆起带的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成型、滹沱河“沿河经济”的发展,一个以特色产业聚居区、高端服务大平台、会展经济和文旅农目的地为目标的农业强县,正在冀中平原核心区这片广袤的沃土上蓬勃崛起。(记者董楠)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王学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