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河北日报衡水专辑>>

河北衡水让创城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2020-09-15 09:40: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凤来)“您好,请在线内等信号灯。”“小朋友,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在河北省衡水市区,每天早高峰都有一批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手持安全警示旗,边疏导交通边提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如今在衡水市,处处可见流动的志愿红。环卫工人歇脚点、雷锋志愿服务站等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全市11个县(市、区)成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3000多个。

文明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衡水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总评年。衡水市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统领,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一项项便民之举、利民之策,推进创城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使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犹如浩荡春风,润泽着人们的心田,让城市的颜值更高、气质更好。

●完善设施、改善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花香醉人,景色宜人。在衡水市站北路中华大街到育才街路段,过去脏乱差的环境不见了,代之的是鲜花盛开的公园和绿树浓荫的停车场。“过去这里都是村民私搭的违章建筑,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没有,更甭提游玩了。”正在公园遛弯儿的居民耿双晨说。

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以来,衡水市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突出的违建,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并将拆违治乱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向拆违要空间,以补上城市发展的民生短板。衡水市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联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通过调查核实、督促自拆和依法拆除三措并举,迅速掀起拆违治乱高潮,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812处、腾退土地6700亩。

对“拆”出来的宝贵空间,衡水市坚持全域“一盘棋”,统筹规划,即拆即绿、即拆即美、即拆即建,缺什么补什么,利用腾退的空间增绿添景、完善功能,建成公园38个、公共绿地1003处、便民市场3个,建设便道、停车场等其他公共设施1234处,不断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关乎民生,衡水市充分调动社会投资,改造和新建生鲜超市、菜市场及农贸市场,今年计划建设的13个便民市场已全部完工。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公厕,并对既有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城市公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更加精细。目前,主城区(包括桃城区、高新区)共拥有公厕167座。

道路通畅、环境舒适整洁是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衡水市大庆路、人民路贯通工程顺利通车,市区前进街、人民路、育才街、中华街等主干道路的改造提升工程全部竣工。今年,衡水市先后对主干道路进行维修维护4000余处,完成100公里道路隐患排查。

黑臭水体曾是市区多年挥之不去的一道伤疤。为改善市区水环境质量,衡水市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去年9月,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目标。今年以来,衡水市实施了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已达235公里,市区主干排水管网全部接通,确保城市“血管”通畅。

●创新实践,推动创城向更宽领域拓展

在衡水市区丽景福苑小区,道路两侧及楼道口处,分别摆放着4种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桶上分别印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即厨余垃圾)等字样。居民下楼扔垃圾,分类投放,清清楚楚。

“我们举办了变废为宝积分兑换活动,对居民家中的可回收垃圾明码标价、称重兑换,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用家中的可回收垃圾兑换代金券。”福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韶静说,物业工作人员对通过活动兑换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循环利用,使活动的开展实现可持续、常态化。

在衡水市创城活动中,像这样的创新实践随处可见。文明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创城中来,需要创新理念和方式。衡水市和各县(市、区)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跨越提升。

衡水市各县(市、区)把活动开展与百姓所需所想所盼结合起来,将人民的呼声作为努力的方向,坚持创城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共建共享。桃城区在完成162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70个,着力为居民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宜居家园,预计到今年年底,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率将达100%。冀州区今年投资3.5亿元的城区15条主次干道改造项目,预计年内可全部竣工,投资2.7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于10月底前建成投用。

提升县城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是改善县城环境的必然选择。枣强县推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城区主干街道、次干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多于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饶阳县文明创建活动由县城向乡村延伸,实施乡村美化提升工程,清理整治农村垃圾坑塘1230个,其中高标准改造坑塘,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和微景观200余个,创建美丽庭院39154户、精品庭院7577户,农村形象实现了大提升。

武强县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142个村和一个迎宾社区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涌现出了周窝镇、李封庄村、郭家院村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典型,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景县积极推进敬老助残、扶贫救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倾力为农村和社区贫困人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服务。该县分批次开展了“共创文明城 志愿我先行”活动,以及扶贫志愿行、爱老敬老寸草心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助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0余场,12000余人参与。

●厚植社会信用底色,塑造重信守诺的城市品质

今年,衡水市文明办联合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组织开展了衡水市2019年度“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推选命名活动。命名桃城区金阳托老健康中心、冀州区人民政府招待处等60个单位为“诚信单位”,命名枣强县胜利北路、武强县东武西街等9个街区为“诚信示范街区”,命名深州市鸿泰大酒店、阜城县鹏元商厦等214个门店为“诚信经营示范店”。

“文明诚信创建活动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衡水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衡水市以“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推选命名为载体,倡导和弘扬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提升全社会信用水平。

诚信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道德根基,也是每个市民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近年来,衡水市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将“诚信基因”注入城市文明建设的“血脉”中,厚植社会信用底色。

今年以来,衡水市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系列活动,集中对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扶贫脱贫失信问题、拖欠工资问题等19项诚信缺失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各领域信用信息记录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在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以及进行日常监管、公共服务时,及时准确记录相关主体的信用行为,特别是对违法失信行为留痕建档,做到可查可核可溯。

加强诚信理念和风险意识教育,衡水市开展了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宣传发布“诚信之星”,学习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广泛开展诚信公益广告宣传,把诚信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

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耐心的解释……都是城市文明的生动体现。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衡水市不断提升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以攻克顽疾、补齐短板为重点,采取针对措施,推进市直窗口单位创建提升。在市直各窗口单位开展了“提质提效、文明服务”竞赛活动,擦亮城市的每一扇便民“窗口”,时时处处向市民传递着融融暖意。

衡水市还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相继出台或修订了《衡水市民文明公约》《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衡水市养犬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条例。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倡议书》《文明养犬倡议书》《文明交通倡议书》《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引导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摒弃不良行为、提升文明素质。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学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