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河北日报衡水专辑>>

“作为退役军人,要始终为国家着想”——追记退役军人李方正

2020-08-04 09:14: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通讯员焦明瑞、刘晓菲)近日,一封用软笔小楷写成的来信,寄到了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的手中,让饶阳县王同岳镇南京堂村退役军人李方正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的事迹再次被提及,又一次感动了湖城大地。

写信的人叫李旭生,是一位已经80多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退役军人李方正是他的叔叔。正如他在信中所说,“我时时怀念那些默默无闻,为我们铺垫来时路的人们,就如河北退役军人李方正老前辈,人已去世,可他鲜为人知的革命情怀、精神境界,不能被埋没……”

1947年,17岁的李方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华中野战军某团警备连电话排的一名电话员。1948年8月,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深夜打响,敌方的炮弹雨点一样砸下来。为了保证通信畅通,李方正背着电话机在炮火中穿梭,不料,一发炮弹飞落在数米之外,李方正被震晕了。醒来后,他感到双耳剧痛。后来因双耳失聪且难以治愈,李方正退役返乡。从1948年退役回乡到2007年去世,59年间,他虽然生活清贫却不曾丢掉军人的风骨,始终把革命军人的崇高使命扛在肩头。在他心中,“作为退役军人,虽身退但志不能退,要始终为国家着想。”

说起李方正的一生,侄女李玉卿眼含泪水。在她的记忆里,叔叔穿的不是自制的衣服鞋子,就是乡亲们给的旧衣服,不讲究却总是干干净净。农村土地承包后,两亩地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上世纪7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志永和乡民政员一起上门摸底调查,按照当时的政策为李方正申请了每月8元的补贴。得知李方正是在军中负伤退役的,李志永劝他找部队开证明办残疾证,“可以多拿些补贴,没准儿还能住进专门让退役军人住的光荣院,老了也不愁。”没想到却被李方正拒绝了,他说:“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俺很知足了,就算日子过得苦点紧点,也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时至今日,说起这位已去世10多年的老人,村民依然会竖起大拇指。“自己过了一辈子,生怕给人添麻烦。可谁家要是遇见事儿,需要帮把手,他总会出现。”在村民李永志的记忆中,李方正帮忙从不要回报,“干了半天活儿,吃饭了准找不见人,东西就更不要了。”

“他有文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自学了一门篆刻图章的好手艺,经常帮村里写标语,帮乡亲们刻章,遇事帮忙不惜力气。”南京堂村党支部书记李炳良回忆,“尤其珍贵的是,他正直有底线,尽管生活清苦,可不管给多少钱从不接私刻公章的活儿。”

2007年8月,李方正因食道癌病逝。“聋爷爷”的离世惊动了整个饶阳县王同岳镇南京堂村。这个2000多人的大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派了代表参加葬礼,为他送行的队伍绵延数百米。

在李方正潜移默化的带动影响下,几乎每一年,南京堂村都会有优秀青年走进军营。李炳良说,从2007年至今,全村已经走出了6名师团职干部,仍在部队服役的有15名官兵。目前,村里有103名退役军人,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村党支部一声召唤,100多名村民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承担起全村9个主要路口的24小时义务执勤任务。“其中一半以上是退役军人!他们就像李方正老人那样,永远保持着军人的气节和本色,处处身先士卒,只讲奉献不讲条件。”李炳良说。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学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