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法制纵横>>

司法惠民铸就平安阜城

2020-07-24 15:52:43 来源:衡水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阜城县不断强化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法律法规宣传得更深更透,普及得更加到位深入,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阜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出门即见法·法治宣传润民心

明确责任,精细化建好普法“责任田”。为更好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确保“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圆满完成,该县下发了《关于印发阜城县普法责任清单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执什么法普什么法”的要求,明确了各部门普法的“责任田”“分包地”。普法责任清单涵盖了全县63个部门的年度普法重点,涉及普法清单条目327条,明确列出重要宣传节点,有效推进了各项普法任务落地落实,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因地制宜,高标准打造特色普法阵地。该县立足民生,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构建了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网络“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制作了《法治乡村德润阜城》《司法惠民法安阜城》普法宣传片,建立了“阜城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体系覆盖到基层,定期推送相关法律知识与动态信息,使群众足不出户学习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在全县绘制法治文化墙、建成法治长廊330多个,法治小公园280多个,法治学校35家,让群众学到实用法律知识。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截至目前,共调解纠纷307件、走访群众839户、解答法律咨询1346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637份,提高了人民群众守法和维权意识,让法治思维深入到百姓心间。

普法为民,多举措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该县创新载体,结合“法律九进”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下大力抓好普法工作。推动法治宣传进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开设法治教育课程,积极创建“法治学校”“阜城小律师”培训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法治教育滋养青少年成长。采用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短信推送、发放单行本等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了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让法治宣传在阜城蔚然成风。

改革促执法·助力乡镇提效能

助推乡镇改革,聚力综合执法。今年以来,阜城县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为目标,以快、严、细、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推进改革工作高效进行。

权限下放吹“快”风。该县迅速捋清思路,梳理完成《阜城县乡镇和街道行政处罚事项清单》52条,召开专项工作座谈会4次,第一时间为各乡镇办理完成罚没许可证,为乡镇执法人员办理综合执法证。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批综合执法证72个,达到10个乡镇全覆盖,高速有序推进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创新管理吹“严”风。该县协调7个部门就8个授权委托事项签署授权委托书,明确乡镇权责界别。积极制订乡镇综合执法有关制度,完善了事前事中事后制度以及“三项制度”,采取跟班学习、模拟行政执法处罚、制订优秀案卷汇编等形式,切实提高了乡镇综合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

执法培训吹“细”风。着眼于行政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该县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对各乡镇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建立乡镇执法微信群,及时传达乡镇综合执法信息,做到集中学习全覆盖。组织各乡镇并协调各赋权部门拉练3次,开展乡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2次。利用线上线下新模式,通过综治中心视频会议平台进行集中培训5次,参训人员近300人次。同时,开展企业教学式执法活动,让每名执法人员都成为熟练掌握各类执法的“多面手”,提升了乡镇综合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为民服务吹“实”风。该县积极完善各乡镇综合执法硬件设施,落实执法用车27辆,配备执法记录仪35套,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执法队伍,明确综合执法重点,保障乡镇改革工作稳步发展。同时,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采取“执法+说服”的温情执法方式,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力求实现综合执法与为民服务有机融合。

教育全方位·智慧矫正促稳定

自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以来,该县紧紧围绕“监管、教育、帮扶”三大任务,通过对矫正人员心理疏导、重点帮扶、组织参加集体学习、参加集体公益劳动、开展网络交流等形式,加强对矫正对象法律素质教育、道德底线教育,矫正了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抓建设,打造新平台。该县以智慧矫正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指挥中心建设。2019年投资20万元,改建了县矫正指挥中心,联通了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督察系统和司法厅点名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系统指挥联动调度以及局机关对基层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综治中心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远程可视化监督、管理和指挥。2020年投资50万元,在10个乡镇增设社区矫正宣告室等设施,进一步提高乡镇司法所履职能力。

抓规范,建立新格局。该县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从规范审慎调查评估、依法强化日常监督、提升执法能力等重点方面加大力度,最大限度确保调查评估意见的客观公正,强化日常管理平台深度应用,加强集中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对特殊人群管理做到底数清、去向明、把关严、管控紧。今年以来,全县受理调查评估案件46件,委托机关采信46件,开展巡(检)查2次,发现违反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线索8条,给予个别教育8人次。

抓创新,实现新突破。该县合理利用手机定位等现代化技术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实现社区矫正“人防”与“技防”的结合,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上组群签到、学习等方式,全县没有一例社矫人员脱管漏管、疫情感染问题。创新社会帮教形式,与深州监狱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组织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赴深州监狱,参观了解服刑人员生活、改造情况,并与20余名阜城籍服刑人员结成帮教对子,签订了一对一帮教协议,实现对服刑人员的精准社会帮教。抓好入矫教育,强化身份教育,深入推进“一月一主题一测试”的教育形式,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服刑意识。通过组织社矫人员赴阜城县本斋纪念园进行教育观摩,赴公园、敬老院等进行公益劳动,进一步鼓励他们认真改造,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遇事能找法·基层建设解民忧

去年以来,该县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的突破口,以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改进工作、优化服务为抓手,千方百计提高基层法治工作水平,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投入,阵地建设标准化。该县把乡镇司法所建设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投资110万元,完成乡镇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工程,办公用房面积增加630多平方米,全部达到120平方米以上,工作人员增加25名,全部达到4人以上。同时,新配备电脑45台,打印机20台,执法记录仪20台,“法小加”智能法律机器人10台。目前,全县十个乡镇司法所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功能布局,整体形象焕然一新。

严格标准,所务管理制度化。该县着力强化司法所内务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立足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以“四化”(标准化、制度化、特色化、便捷化)为内容、“五统一”(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功能分区、统一制度建设、统一文书制作、统一档案管理)为载体的工作机制,做到了“十有”(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有网络、有经费、有档案、有纪律、有目标),确保司法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其从程序到实体更严格化、规范化,力求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统一。今年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矫正工作,各司法所全部建成宣告室、训诫室和心理咨询室,有力规范了工作开展,所务管理和业务工作同步提高。

打造品牌,基层工作特色化。在下大力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该县坚持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思路,结合当地实际,着眼于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突出特色亮点,创新“一所一品”,达到以重点带一般、促整体的目标。如阜城镇、建桥乡、古城镇司法所利用老干部、退休法官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创建个人调解室;崔家庙镇成立“帮大哥”后援团、大白乡成立了“大了团”,形成群众自治、司法所协助的调解格局,为维护基层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漫河镇司法所以民间艺术团队为依托,定期在法治广场演出群众自编自导的法治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法治意识;码头镇司法所积极组织挂村律师、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普法志愿者,成立“法律服务队”;霞口镇司法所创新“互联网+司法行政”宣传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实现了法律服务线上交流互动“零距离”、线下联动服务“零距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大群众纷纷为其点赞。

治理能靠法·法治乡村保民安

该县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创新“三四五”模式,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三”就是建好乡村、网上和家庭三块普法阵地。“四”就是强化农村干部、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和治安防范四支队伍。“五”就是深化道德润村、制度管村、法援惠农、执法为农、和谐睦农五个专项行动。通过“三四五”模式,切实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治理权力交到群众手中,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目前,全县已建成法治乡村430多个。

建好普法阵地,浓厚法治氛围。该县把普法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基础,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格,村村设立法治文化墙,修建法治文化广场,坚持“用群众话、说身边法”,把宪法、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等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

培养懂法干部,增强治理本领。该县把建设法治型班子、用法治型干部作为重要前提,积极推行“基层党建+民主法治”工作模式,组织开展“懂法支书”系列教育培训活动,让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把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培养成法治带头人。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五轮农村党支部书记法治教育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村务活动。该县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法治乡村建设全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落实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修订完善“小微权力清单”,明确了农村“两委”班子59项职能,把权力亮在群众面前,接受群众监督,使村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该县利用普法大集、法治文化下乡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把法律知识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5场次,接受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书籍13000余份。

触手可寻法·法律服务惠民生

去年以来,该县以沉到一线、服务群众为目标,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为平台,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基本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千方百计让服务走出机关,走到基层一线、走近广大群众。

改善服务环境,把服务摆在街面上。该县扩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全县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临街一层集中办公,并坚持“周末不打烊”,全天候、全方位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共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72件,调处矛盾纠纷132起。对条件具备的乡镇司法所,在乡镇政府驻地建设了独自对外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聘请退休法官长期值守,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条件不具备的,在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专柜,安排专人接待群众来访,搞好服务。

完善服务功能,把服务搬到网络上。该县建设了阜城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平台以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出发点,立足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实体、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运用数字化科技化手段对群众的法律服务诉求精准快速处置,构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普惠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平台突出智能化、突出普惠化、突出便捷性、突出全面性,群众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能登录阜城县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平台,享受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为群众打开一扇掌上法律服务的全新窗口,打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使公共法律服务贴心、随行,触手可得!2019年,平台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今年,该县对平台进行了进一步改造提升,完善智慧司法、公共服务、普法学法三大板块,新增行政复议、民法典学习等内容,让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由乡镇司法所牵头,村村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室,组织全县律师和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力量,作为驻村平安建设特派员暨村居法律顾问,做到全县610个村全覆盖。今年以来,各村法律顾问共帮助修订村规民约135份,提供书面法律意见41件、举办法治讲座237场次。(王全意、息晓华、李春喜)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王学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