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湖城要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冀州构建特殊群体“扶防一体”长效机制

2019-11-24 06:14: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建立集中供养、医养结合、防贫救助三个中心

冀州构建特殊群体“扶防一体”长效机制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焦磊)“大大的院子青灰的墙,新新的宿舍亮亮的窗;树木花草挽春秋,地暖空调暖心房;饭菜天天不重样,茶余饭后健身忙。”日前,在衡水市冀州区贫困人口集中供养中心康复室,57岁的李胜起一边蹬着健身车,一边兴奋地念起盛传在老人们中间的顺口溜。

李胜起原来住在十几公里之外的南午村镇燕家庄村。几年前,无儿无女的他患上脑血栓,“虽有亲戚接济,但仍是饥一顿饱一顿,日子很艰难。”李胜起说,正在绝望时,村里的扶贫帮扶人员找上门来,动员他去贫困人口集中供养中心住,这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冀州区有关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贫困人口中失能失养人员的供养难题日渐凸显。据统计,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三级及以上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员445人,其中近150人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这些特殊人员‘有钱只能攥在手里,有饭吃不到嘴里,有病无法及时就医’。”冀州区政府党组成员王凤鸣说,围绕建立完善扶贫脱贫防贫长效机制,他们建设了集中供养中心、医养结合中心、防贫救助中心,探索构建“两失”“两重”“两非”(失能失养、重病重残,以及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特殊群体“扶防一体”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防贫不落一人、不返一人。

该区将一所中学旧址进行改造,建起了贫困人口集中供养中心。对入住群众享有的扶贫政策收益、残疾人补贴和护理费、养老金等资金整合利用,差额资金由财政补贴,吃穿住行医全面兜底。去年9月23日,首批115名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正式入住,李胜起就是其中一员。

王凤鸣说,尽管供养中心与医院合作共建,实现了“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但他们发现部分重病重残群众的生活照护、康复治疗问题,不单需要资金救助,更需要养护服务。为此,冀州区对小寨乡卫生院闲置病房进行了合理改造,建立了贫困人口医养中心。

“在保障吃住行等基础上,医养中心重点发挥医疗服务、紧急救助、康复训练等医疗保障职能,为失能贫困人口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医养中心副主任赵荣说,中心配备专业医护人员,负责入住群众的健康服务、日常诊疗。入住群众有了疾病可及时转入病房,由责任医师和护士进行专门诊治和分级护理。

95岁的孤寡老人刘明珍,在家患病多年,在医养中心得到了医护人员24小时的看护,身体渐渐好起来。她说,“吃喝拉撒有人管,每天还有医生给瞧病,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

“精准脱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王凤鸣说,在减少贫困户存量的同时,预防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的返贫问题,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

不久前,冀州镇大罗村的张德新收到了一笔来自防贫救助中心的救助金。去年,张德新患病手术费让刚刚脱贫的他不堪重负。他说,“救助了6400元!虽然钱不多,却帮了我大忙。”

“防贫救助中心今年6月刚成立,目前已办理了100多件符合条件的防贫救助案例,发放各类救助金23.86万元。”救助中心主任宋洪刚说,他们实行“一门受理、多方联动”机制,以乡镇、帮扶部门、村为主体,构建网络化管理格局,定期排查,建立台账,对收入降低或因病因学因灾支出大幅增加的群众及时纳入防贫监测网。通过防贫保险托底、临时救助救急、关爱基金解难等方式,为“两非”群众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实现了“重点预警、未贫先防、及时止返”。

集中供养、医养结合、防贫救助三者环环相扣,从机制上织密了保障网,筑起了防贫坝,真正让群众受了益。目前,三个中心已集中供养171人、医养33人、防贫救助65户100余人。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