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河北日报衡水专辑>>

生态衡水,绘蓝天碧水绿地新画卷

2019-10-14 08:58: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智慧环保提升空气质量 科学施策严格河湖管理 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

生态衡水,绘蓝天碧水绿地新画卷

壮丽70年·美丽新衡水

位于衡水市冀州区的衡水湖畔蓝绿交织,美不胜收。 记者焦磊 通讯员樊加伟 摄

让蓝天永驻,衡水出台史上最严的“1+27”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打响精准治霾六大攻坚战役,如今,衡水市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后十名”,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的10个地级市中,衡水排名第一;

让碧水长流,衡水综合施策,全面发力。目前,全市水质达标率为90%,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让绿树环绕,衡水吹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号角,实施六大国土绿化工程,截至目前,全市造林绿化总面积达到5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

如今,天蓝、地绿、水净成为衡水又一张亮丽名片。为了将这张“生态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近年来,衡水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绿色答卷,一座蓝绿交织的生态宜居美丽湖城也正拔地而起。

●让蓝天永驻

在衡水市桃城区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外,VOC在线监测设备如“哨兵”般时刻关注着废气排放情况。该公司副董事长宋广恩边查看数据边介绍说:“公司在原有治污设施的基础上,安装了VOC在线监测系统及运行设备,采样探头采集废气源后,及时传输到VOC监控室内,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环保部门和公司的数据平台。”

丰泽橡胶VOC在线监测系统与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实时对接,是该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创新之举。衡水地处京津冀生态腹地,然而,自2013年全国实行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却一直在“后十名”内徘徊。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该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吹响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角。

对此,衡水市的政策取向是走标准更高、措施更严、手段更硬的道路。该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1+27”系列文件,并从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城乡增绿扩容、健全机制和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铁腕治霾。

该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以环境污染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仅安平一个县就排查整治1578家,关停取缔847家。这些低端企业腾出的市场空间,迅速被一批规上企业、优质企业补上,全县丝网生产总量不降反升,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积极竞争入选第一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后,该市主城区热电联供,县城集中供热,农村已发展气代煤、电代煤67.8万户。主城区134个建筑工地全面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范围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建设了12条绕城通道,淘汰老旧机动车3203辆,在全国率先实施冬春季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依托精准传送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对全市5013家涉气工业企业实行“一厂一策”精细化减排,停限产减排措施细化到每个企业、每个工序,并确定23家减排标杆企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智慧化、科技化环保手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衡水市积极推进智慧环保建设,破解治污瓶颈和难题。为对中小企业大气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和有效管控,该市专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大气污染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中科院专家指导下,探索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监管交办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即“两网两系统”智慧平台。同时,增加11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PM10、PM2.5、SO2、VOC等进行实时监控,并与网格化监管体系紧密融合,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智慧环保擦亮蓝天。一系列有力措施让衡水大地浓烟不见,繁星更加闪耀夺目。衡水市不仅率先摘掉了全国“后十名”的黑帽子,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的10个地级市中,衡水市排名第一……

让碧水长流

一湖碧水,十里荷香。金秋十月的衡水湖,水清岸绿,让人心旷神怡。

75平方公里的衡水湖,是衡水市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为守好、护好这“一盆清水”,该市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下大力搬迁了周边413家企业、作坊,拆除了60万平方米沿湖各类建筑,封堵了所有入湖排污口,更换燃油船为电动或燃气动力船,一次性全部取缔了1.38万亩网箱、拦网,收割蒲草20万平方米、清除淤泥80万立方米,在环湖周边增加生态涵养林1万亩,实施引黄、引卫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衡水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由曾经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鸟类由保护区刚建立时的286种增加到323种。

不仅是衡水湖,围绕实现“水秀”目标,自2017年,该市便全面建立了河湖全覆盖的河长组织体系,同时明确各级河湖长职责,对所负责河流依法进行保护整治,一批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河湖管理范围内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向河湖顽疾宣战,切实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该市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19个,已销号684个,剩余问题今年11月底前将全部清零。

“以前捂着鼻子过,现在就爱来这儿转。”饶阳县王同岳镇王同岳村新建的荷花塘,荷叶田田、鱼翔浅底,村民三五成群在塘边游玩,一派和谐美景。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苍蝇蚊子满天飞的臭水池,平常村里人从这儿过都躲着走。现在经过整治,大坑里的垃圾全部被清运,坑塘四周进行了加固和绿化,坑底种上了荷花,废弃坑塘变公园,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让河湖重现碧波美景,是衡水人民的心愿。在主城区,该市启动水系修复工程,聘请专家团队指导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处理能力提升到每日9万吨以上。实施高新区北区污水处理厂管道连通工程,每天接收处理市区污水1.2万余吨,解决了市区污水直排河渠问题;在农村,为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废旧坑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年底前,该市市区9段黑臭水体和1712个农村纳污坑塘将实现“双清零”。

让绿树环绕

穿行中湖大道,道路两旁鲜花怒放,绿树环绕,花卉苗木林犹如两条绿色的长龙延伸至衡水湖。“每次到中湖大道来漫步,总能让人身心愉悦。”市民李鹏带着家人在中湖大道健步走,绿美廊道让他停下脚步,拍下如画美景。

中湖大道是衡水市桃城区通往衡水湖方向的一条迎宾景观大道,秉承历史人文和尊重自然生态这条主线,已打造成串联中湖带状公园、河沿镇区、湖区生态旅游乡村的标志性景观大道和绿色景观长廊。

“我们通过在中湖大道两侧50米的范围内种植不同植被,形成了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结合村庄及公交站点,建成了桃柳伴春、梅开五福、情漫樱花、海棠花溪4个主题游园供人游憩。”桃城区河沿镇镇长田海珊说。

中湖大道是衡水市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战略定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个缩影。

2017年,衡水市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土绿化。确立“一核、二轴、九城、多廊、多点”总体布局,立足于衡水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乡土植被特点和传统文化的理念,创建水绿交融、生态宜居森林城。

立足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瞄准多个绿化重点发力,实施环主城区绿化、现代果园建设、林业园区建设、绿美廊道建设、县城村庄绿化等造林工程,打造更多的湖城绿影。目前,在衡水湖及相邻桃城区、冀州区、滨湖新区、高新区,构建了中心城区周边2000米宽综合防护林带;打造了省园博园、市植物园、桃城中湖大道等一批环湖绿化精品生态工程;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园区199个、总面积44.2万亩,打造了阜城县千顷洼省级森林公园、武邑红梨种植基地、景县城郊森林公园等多个万亩林业示范园区……

同时,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推进绿美村庄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水岸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城区绿化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六大工程,让绿色成为衡水大地最美的底色。

去冬今春,该市完成造林绿化两万多公顷。市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73.31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6.3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6平方米。行走在主城区周边,片片林带镶嵌在城市之中,美不胜收。

“到2020年,衡水将实现市域森林覆盖率在35%以上,且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区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衡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调研员王彦春对未来充满信心。(记者焦磊)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