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组织在线>>

让革命火种深深扎根于红色沃土

2019-08-07 10:41:52 来源:衡水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让革命火种深深扎根于红色沃土

——记饶阳人民和《冀中导报》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

褚凤娜


在北京采访《冀中导报》编辑部主任杜敬的女儿杜小波(左一)。

饶阳地处冀中腹地,是红色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战争时期,饶阳儿女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饶阳广大人民和《冀中导报》一起走过的那段岁月,当属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刊于抗日战争初期,终刊于解放战争末期的《冀中导报》,是当时冀中区党委的机关报,也是今日《河北日报》的前身,战争年代多次在饶阳县出刊,见证了冀中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也见证了饶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牺牲、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抗日烽火中创刊 点燃冀中革命火种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华北,国民党军队迅速溃退,许多军政官员纷纷弃职南逃。冀中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值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共中央决定以平津路、平汉路、津浦路,滏阳河为界,开创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38年,冀中行政公署、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相继成立,由黄敬任冀中区党委书记,吕正操任军区司令员。同时吕正操率领的人民自卫军和孟庆山率领的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到1938年秋,冀中已有三十多个县建立了抗日政权,组建了地方抗日武装,冀中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

在根据地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宣传扩大我党的影响,冀中各地方党组织,创办了许多抗日报刊。1938年夏,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提出创办区党委的机关报,并责成冀中抗联主任史立德和抗战学社社长路一负责筹办。根据路一的建议,报纸名称定为《导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题写了字头,史立德写了发刊词。1938年9月10日,冀中区党委机关报《导报》在任丘陈王庄正式创刊。

为支援《导报》创刊,冀中军区政治部的《抗敌报》停刊,报社人员和全部铅印设备全部调给《导报》,原《抗敌报》社长彭榘也转任《导报》社长。

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冀中导报办报过程非常曲折,曾两次停刊。

1938年9月至1939年春是《导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导报》创刊时,日本侵略军的势力范围仅限于铁路沿线附近城市,导报社一般住在县城或较大的集镇,跟随区党委机关活动,在相对宽松的社会条件下,《导报》很快就发行到2000多份,遍及冀中40多个县的机关、区镇、学校和乡村。

1938年冬到1939年春,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对冀中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相继占领了大部分县城和重要集镇。报社开始随区领导机关打游击,铅印机、铸字炉、纸张等装成一百多辆大车转移。考虑到目标太大,容易遭到日军飞机侦察和轰炸,区党委决定把印刷设备坚壁起来,报纸改为油印。但在游击中办报,经常面临稿件收不上来,报纸发不下去等问题,最后只得暂时停刊。

1939年12月至1945年6月,是《导报》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报社采取分散办报的方式。

1939年1月底,贺龙带领一二O师来到冀中,和冀中军民一起粉碎了敌人的五次围攻,冀中形势趋于稳定。区党委决定恢复《导报》,改名为《冀中导报》。这时,随八路军前线记者团而来的范瑾、沈蔚等同志参与复刊工作。范瑾提出了“依靠群众掩护、坚持分散活动”的办报思路,1939年12月,《冀中导报》正式复刊,同时冀中通讯社成立,后改为新华社冀中分社。报社离开区党委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依靠地方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掩护,开始流动办报。1940年夏天,《冀中导报》发行量曾一度达到一万多份。从我们迄今发现的最早一张剪报上看到,这张出版于1941年3月30日的半张《冀中导报》,报道了饶阳游击组英勇伏击敌人、饶阳的小学教育等有关饶阳的三篇报道。1942年5月1日,日寇开始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冀中区党委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被迫转移到平汉铁路以西山区。冀中导报社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转移。《冀中导报》第二次停刊。报社工作人员除少数转移至晋察冀山区外,大部分分散到各分区,创办分区党委机关报。

1945年6月至1949年7月是《冀中导报》的大发展时期。1945年4月,冀中区党委回到冀中,当年6月15日,《冀中导报》在饶阳县长流庄(今东、西流庄)第二次复刊。复刊后的《冀中导报》,由日刊两版改为日刊四版,发行份数迅速增加到22000余份,工作人员也由刚开始复刊时的六人发展到几百人。1945年9月,报社离开饶阳北上霸州,准备进驻天津。但由于国民党军队占领天津,报社又回到任丘。1947年10月,报社辗转回到饶阳,直到1949年2月,离开饶阳搬至保定。

1948年冬天,毛泽东主席派人给《冀中导报》送来了“河北日报”的报头,这预示着在战争期间被分为几块的河北省即将恢复建制。因此,冀中区党委决定停刊《冀中导报》,并于1949年1月1日,改出冀中《河北日报》。1949年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成立,开始出版全省范围的《河北日报》。《冀中导报》完成了历史使命,共出版《导报》1599期,冀中《河北日报》209期。

饶阳人民与《冀中导报》的不解情缘

1938年《导报》创刊后,因为环境险恶,曾经转移到饶阳的张岗、师钦等地;第一次复刊后,曾在饶阳连续驻扎四个多月;1945年6月第二次复刊,在当时的饶阳长流庄(今东、西流庄)驻扎了三个多月;1947年10月至1949年2月底,在饶阳北善、北官庄驻扎了一年半。

《冀中导报》三次出刊都曾在饶阳驻扎,在正式出刊的6年多时间里,有文字记载驻饶阳的时间至少有三分之一,可以说饶阳是报社停驻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些岁月里,饶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出资、出力、为报社工作人员打掩护,《冀中导报》的发展凝结着饶阳人民火热的赤子之心。

饶阳籍文化战士激情创作,丰富了《冀中导报》的内容。时任饶阳县委书记李太、县长王永来,经常给《冀中导报》写稿,是报社的骨干通讯员。南关村人肖竹曾在《冀中导报》任记者,“五一”扫荡时被派到八地委任社长,领导了《胜利报》的创刊。李瑞、周志清、肖峰、萧筠、高国臣、何书田等在冀中导报社任编辑、记者,都是饶阳人。《冀中导报》电讯队10少年中,有8位是饶阳人。

除了报纸的编辑部以外,《冀中导报》的印刷厂、造纸厂也在饶阳,饶阳县大尹村至今仍保留着1945年印刷厂的旧址。饶阳县东张岗的造纸厂,是《冀中导报》一个最主要的造纸厂,且周边群众为造纸厂做了很多的贡献。1990年出版的《冀中导报史料集》,张家肥先生的回忆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纸厂所在地的张岗村,是一个比较大而且比较富裕的村子,有一个比较坚强的党支部,群众觉悟很高。群众都很认真地替我们保护纸,一旦下雨或刮大风时,大人小孩都帮助抢着收纸。洗麻用水很多,把张岗村的井大部分占用了,农民只好在我们非工作时间用水。张岗村南,有一户叫冯文迁的老大伯,他家三代是兽医,纸厂牲口闹病,他们随请随到。深感张岗村群众和干部对我们的热情支持,不禁引起对他们的无限思念。”

《冀中导报》的曲折创办史,也是饶阳人民为国为家为自己谋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在配合《冀中导报》办报的过程中,饶阳人民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值得称颂的感人故事,也一同见证了饶阳作为革命老区的奋斗历程。

1942年“五一”大扫荡,敌人对我根据地严密封锁,在这样严密的封锁下,饶阳人民像保护亲人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同志。《冀中导报》驻饶阳期间,“堡垒户”冒着生命危险为报社提供住所和安全的办报环境。一致合村的赵杏大娘是这些堡垒户的典型代表。赵杏大娘家,人称“八路店”,掩护了很多区县干部。日本人占领饶阳后,赵杏大娘把二女儿张银波、三女儿张兰英送出来参加革命,自己和大女儿张银海在家,掩护同志,护理伤员,将仅有的粮食拿出来给同志们吃,自己却吃糠咽菜。为了掩护干部,赵大娘曾被鬼子打得死去活来,房子三次被烧毁。

1941年冬,冀中导报社编辑部驻扎饶阳东歧河村,誊写科在北歧河村,誊写科的陈正和庞彥哲分别认了姓李的妯娌俩作干娘。新年前因有敌情转移,等正月十五他们回到北岐河村时,两个房东干娘连过年的东西都没舍得吃,一直给他们留着。

1942年滹沱河水暴涨的雨季,冀中导报社的肖特等几位同志,准备渡河去西张保一带创办《胜利报》。当时河水暴涨,水流正急,南岩村一位年轻的姑娘,冒着被河水冲走的危险,手拉着手把六个小伙子送过滹沱河。

《冀中导报》发行量有限,饶阳各村的干部就把从《冀中导报》摘录下来的关于中心工作的消息,写在墙报上,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饶阳县南李岗村,每天由村干部和小学教师给大家读报,群众不仅踊跃参加,还改进读报活动,提出不少建议,听报人最多时达到三百多人。条件允许时,饶阳的小学生也担任起送报任务,田野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小学生们抱着一捆一捆的报纸兴奋地向着目标奔跑,比试着谁跑得快,送得迅速。

战争年代下,冀中导报社工作人员和饶阳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3年,为帮助群众解决春旱造成的严重饥荒,在《胜利报》做刻写员的耿秀峰回到老家五公村,组织群众建立合作社进行生产自救,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就是在那时成立的。冀中导报社在办好自身报纸的同时,还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的编辑、记者、作家、美术家等,这些年轻的宣传战士后来都成为各行各业中坚力量,北京日报社、天津日报社、山西日报社、新华社、社科院、外交部、天津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石油工业部、百花出版社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冀中导报》虽历经战争的磨难,却在中共冀中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冀中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有力支持下,不断成长壮大,充分发挥了党报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把“导报”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冀中导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那个极不平凡的时代的生动纪录,也为党和人民的报纸如何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坚持出版,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曾这样描写冀中报人:这些文化战士,携带着简单笔墨、油印机、石印机,随着情况来转移。由于他们的刻苦积极革命精神,每到一个地方,能够立刻开始写作印刷,源源不断地供给广大人民所渴望的精神食粮,他们的英勇精神,绝不下于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1940年夏末秋初,由冀中导报社主办,在饶阳官亭召开了各县报负责人座谈会,讨论了冀中各县报的任务,交换了编辑工作经验,成立了“报纸工作研究会”,这些举措对冀中区报纸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冀中导报社社长范瑾在1941年9月1日的《新华日报》上发表《冀中的新闻工作是怎样坚持的》一文,文章写道:“在这次会议上,冀中报人显示着他们无上的英勇和对新闻事业的负责,奠定了坚持冀中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

1988年,《导报》创刊五十周年之际,由当年在《冀中导报》工作过的杜敬、肖特、展青雷等牵头,通过当年的老报人撰写回忆文章的形式,还原了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冀中导报》的办报经历,这些文章被编撰成《冀中导报史料集》,献礼《冀中导报》成立五十周年。《冀中导报》成立80周年之际,饶阳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办《冀中导报》纪念馆,向为革命战争鼓与呼的老报人致敬,导报的红色火种一代代在传承。

作为革命老区,饶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老区精神的打造和传承,为把《冀中导报》纪念馆建设好,他们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由饶阳县人大副主任、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秋敏为组长的《冀中导报》纪念馆项目筹备小组。成员们扑下身体,对《冀中导报》的发展历程、历史意义、战斗过程进行反复研究,制订布展计划和物品收集计划。他们多次到北京、天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走访老导报人及其后人,在《冀中导报》工作过的乔存礼、林放、肖特、解立夫、肖峰等老人为筹备小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和实物,胡业昌、刘宗武、钱庆国等研究冀中文化的专家,俞慈声、王端阳、赵朋洋、杨增福、李建辉等在冀中导报社和冀中区工作过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等也为《冀中导报》纪念馆的筹备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搜集材料过程中,赵秋敏带着她的精兵强将四处寻访,一路奔波,和时间赛跑。“距离《导报》创刊过去80多年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与世长辞,目前,能联系上的老报人年龄最小的87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9岁。”赵秋敏坦言,在同老报人的交流中,她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导报》的挚爱之情,同时这些老报人对修建《冀中导报》纪念馆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

筹备组还辗转联系上定居美国的王江梅老人,王江梅老人将跟随了她大半个世纪、精心保管多年的宝贝——译电工具书《电码新编》托人带了回来。历经岁月沧桑,这本《电码新编》纸张早已泛黄变脆,担心通过快递邮寄将书破坏,王江梅老人专门托人带给纪念馆筹备组,一位老报人对《导报》细心呵护可见一斑。除了王江梅,还有很多老报人为纪念馆贡献了宝贵的史料:乔存礼老人把他珍藏的两个版本的《冀中导报史料集》送给项目组,林放、李丰田、肖特、解力夫、俞兹声、杨福增、胡业昌、宋珊群等老人也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导报》资料。

忆往昔,饶阳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和导报人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一起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看今朝,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为了《冀中导报》纪念馆的建立,导报人再次和饶阳人民团结起来,继续发扬刻苦、积极、革命、英勇的导报人精神,奏响了水乳交融的奉献篇章。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饶阳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继承老区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