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人文历史>>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访冀派内画泰斗王习三

2018-12-21 10:35:08 来源:衡水发布公众号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8年10月下旬,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举行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第50届年会。这届年会有着多重意义——学会成立50周年、冀派内画创立50周年、王习三大师从艺60周年。会议期间,举办了最高标准的王习三精品烟壶作品展、相关专题讲座及国际学术研讨会。

了解王习三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位内画泰斗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对比相当鲜明,从被歧视打击到被认可尊重,到创建冀派内画,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个人境遇几乎就是那段历史的缩影。

“方寸烟壶内,勾笔绘乾坤”。耄耋之年,王习三仍坚守着心爱的内画事业。资料图片

苦难中孕育

1966年,已在北京内画界崭露头角的王习三,因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从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被遣返回老家阜城县杨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回到家乡,王习三第一个印象就是“穷”:“鸡屁股是银行”(用鸡蛋换取生活用品),吃粮靠补助,花钱靠贷款,每个工值才8分钱,村里没有任何副业,地里缺水少肥,再加上管理不善,每亩地一年最多打百十斤粮食,村民每天人均半斤带皮的原粮,根本就填不饱肚皮……看到这些,王习三内心难以平静,“自己有内画这一技之长,能不能创办一摊副业,帮助村里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呢?”

王习三把想法向村领导汇报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内画,更不相信既不能装油盐也不能装酱醋的小小鼻烟壶能卖钱。王习三说,外出联系的费用自己承担,村领导才半信半疑地让他试试看。

于是,王习三每天收工后开始作画。离开北京时,他曾瞒着红卫兵偷偷带回来三个壶胚。因为没有颜料,他只能画墨彩,那三个壶分别画的是山水、熊猫和墨竹。

画成之后,王习三背起行囊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按照当时国家规定,天津口岸负责河北、河南、内蒙、山西等省的土特产出口工作。这三个内画壶被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收购了。

凭着精湛的技艺和在以前在海外的知名度,王习三的作品供不应求,订单纷至沓来。内画成为杨庄第一摊有实际收入的副业,一年创收近4000元。这4000元,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大队一年种麦子的收入。

村里人对王习三刮目相看。他们把村里最好的公房腾出来给他当工作室,还把老式的木格窗户换成明亮的玻璃窗。

后来人们总结,冀派内画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67年,就是在阜城县杨庄以农村副业的形式播下了种子。王百川、陈润璞是王习三收下的第一批弟子,多年后,他们都成了冀派内画的领军人物。

那些年,王习三还在一直摸索改进内画的绘画工具。1968年秋天,一段电工偶然剪落的电线头让他眼前一亮——用柔韧的金属取代原有的竹木笔杆,那笔不就可以随着创作的需要任意弯曲了吗?经过多次改进,金属杆钩毛笔诞生了。这种笔灵活、牢固、耐用,成为冀派内画的特征性工具,后来发展成为整个内画行业的专用笔,被称作“习三弯钩笔”。现在,衡水市滨湖新区侯店村有专门做这种笔的制笔艺人。

王习三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个实干家。“要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光靠我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得让村里的男女老少把干劲儿都充分发挥出来!”内画副业做起来之后,王习三多方奔走,联系了天津一家工厂无偿帮村里建图钉厂(当时图钉一度十分紧缺)。不久,村里又开办了明胶厂、油坊等多项副业,集体经济迅速发展。有了资金后,村里开始增加在农业上的投入:打井、办电、购买肥料和优种。经过两年的发展,杨庄的农业大幅增产,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村里还第一次拿出现金给社员分红。

“当我看到乡亲们眼含热泪用粗壮的大手清点着自己的劳动分红时,那种动人的场面让我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内心充满了幸福感。”王习三的人品与作为,村里的老少爷们有目共睹,他们都把王习三当成了贴心人,村干部研究工作也让他参加,甚至有的社员家里吵了架都找他评理。外村人都说,老天爷给杨庄送来个“财神爷”。

然而,这种蒸蒸日上的红火局面没能持续多久。1970年冬,王习三的厄运又开始了。在8个半月的批斗中,他受尽了各种折磨,开始绝望起来,甚至两次试图自杀。

由于搞运动,村里所有的副业都停产了。村民眼看没了收入,开始有情绪,对王习三个人的遭际也非常同情,不少人找到县里,要求对他的问题给个说法。不久,工作组撤走了,县领导亲自到村里来给他平反。

“因为所受打击迫害造成的伤害太大了,我当时就决定,以后再也不画壶了。不是不想,实在是不敢画了。”王习三伤透了心。直到1972年年底,国家下发关于落实民间艺人归队政策的文件,王习三被安排到阜城县地方国营综合厂后,他才正式恢复了内画创作。

落实政策时,王习三有机会回北京,也能去天津发展——那时北京工艺美术厂和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都伸出了橄榄枝,发函邀请他前去工作。反复考虑后,王习三决定留在阜城。

“当时村里说什么也不放人,提出要县里拿‘七个商品粮(户口)、三台拖拉机’作交换……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之所以没回北京,也和家乡人们的热情、地方领导的重视有很大关系。这让我感到,在这片土地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王习三在阜城国营综合厂筹建了内画车间,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始工作,并在1973年再次招收学徒。后来的4年间,他不仅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还培养了大批人才。

随着创作队伍逐渐壮大,冀派内画开始走上崛起之路。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