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生活>>

借古写今抒胸意 笔歌墨舞唱大风—彭聚学书法艺术赏析

2018-11-23 12:45:33 来源:河北艺术公众号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彭聚学, 双钰轩主人,别署觉耳,1963年11月生,籍贯河北省晋州市。1980年9月入军校学习并参军,2004年转业至省编委办工作。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省直书法家协会会员。

与彭聚学先生相识是在一次书画公益活动中。识之初,他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有些内敛而不张扬,身上有种文人气息,有别于某些披着长发,蓄着大胡外表充满个性的艺术家。观其作书却吃了一惊,出手即是一手王铎飞腾跳跃的“一笔书”,大气磅礴,笔力雄强,笔势开张,线如裹铁,入木三分,气势雄浑,宛转连绵。其沉静的外表下却蕴育、焕发出如此强烈的情感,让我们深深地感知到传统书法艺术的灵魂和奥妙。当然,一个书家书法面目的形成是复杂而多样的,不仅源于他的性格与爱好,更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源于现实生活对他内心形成的积淀与激发。与古为徒,化古为我,取像于外,内化于胸,假王铎书风排山倒海之势,借米芾沉着痛快之风,抒发胸中之块垒者,彭聚学先生也。

彭聚学书法作品欣赏

多次交往加深了对其的了解,深感其谦和、低调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书法艺术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令人感佩。彭聚学先生常说自己不是书法家,只不过是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知道,这是彭先生的自谦和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也可以说是彭先生的“夫子自道”,因为他不是一名“职业”书家,而是公务之余的“业余”书家,纵观书史晋之二王、唐之颜柳欧褚、宋之苏黄米蔡、元之松雪、明之董倪黄王、清之康何等,哪一位又不是“业余”的呢。我想正是因为其“业余”,不需为五斗米折腰,不为流俗所挟,才能放平心态,遁心而为,向着自己的艺术追求直行而有所成。

彭聚学书法作品欣赏

自古学书者,须先明其源流,谙其法度,明传习之异同。我们品读书法家的作品时,不能只了解其表层的简单的章法、字法、墨法、线条等技术层面的书法符号,更要从这些书法语言的组合中探究其所承载的文化源流、审美趣向,其在审美表达中所反映的传统文化特质和时代特征。笔墨当随时代,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代由于华堂高屋出现和造纸技术的提高,为书法从案头把玩清赏走向厅堂展示提供了时代机遇,大条幅书法应运而生,并衍生了一批书写大字的书家,其中以王铎为最。作为晚明书法“三株树”之一,其“拓而为大”的艺术实践,开创了书法艺术从实用性向纯粹艺术欣赏性的发展,其贡献不仅仅在明朝,其影响也并不仅是清代及民国,且远及东瀛日本。王铎书法的笔墨气韵之美,章法形式气象之美,让他成为这种过渡发展时期的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草书具有以圆转寓方折、迟滞寓畅达、浑然一体的笔法,酣畅淋漓、虚实相间的墨韵,结构纵横跌宕、一泻千里的奔腾气势,虽有贰臣苟名的他,仍然被后世封为一代书法大师,令后世书家追随者众。王铎对帖学的继承、深化和生发出来新的审美意蕴的书学之途,也是今人学书之大要。

任何一种艺术或一名艺术家的作品,无不深深镌刻着时代的印迹。生活在改革开放、国力日昌、昂扬向上、志在民族复兴的当代,反映时代精神,谱写时代风采,写时代之风,为时代而歌,是每一位从事书法艺术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道义与情怀。为此,彭聚学先生将此作为自己追求书法艺术的座右铭,并以“正大气象、浑厚华滋、元气淋漓”作为其孜孜以求的书法风格和书法面貌,以期能够不愧于深厚优秀的传统,不愧于朝气蓬勃的时代。借米芾、王铎之酒,浇胸中块垒也。

彭聚学书法作品欣赏

彭聚学先生受其父影响,自幼习书画,其父严谨,一本柳公权《玄秘塔碑》,让其临了五年,为其打下坚实的楷书基本功。学生时代的他,因书法出众,出板报,办专栏,一直是学校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十七岁那年,参加了全国统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军校录取,军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开拓了其艺术视野。米芾“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的箴言,给彭聚学先生的习书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让他多年来临池不辍,也深刻的领悟到,临帖是一个书家的必修课。孙过庭《书谱》有:“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帖临的尽量相似,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才学习到古人的用笔和结字之精妙。二王、颜真卿、怀素、米芾、王铎、何绍基等名家名帖均成为其学习的模本。坚持与古为徒,与古贤为师,坚持以二王为宗,以行书为主,多年来一直在找寻适合自己性情、适宜表达自己情怀的书法语言。在深入持久学习王铎、米芾和颜真卿的一些笔法后,他很欣赏王铎那种取法高古、出规入矩,张弛有度,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用墨大胆的审美风格,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奔腾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王铎在章法、字法等空间构造上的出奇制胜的功力,以方圆并施的线条分割不同的形式空间,利用涨墨、焦墨、浓墨、枯墨等墨色的丰富变化,利用“一笔书”形成的倾而不倒、连绵不绝、结体奇崛的效果,大大丰富了书法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彭聚学在多年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在深入继承了王铎书风的同时,还吸收了米芾姿态欹侧、奇险生姿、八面出锋的审美特征,同时加强对二王的临习,在笔墨精致上下功夫,加强对古人手札的研读,在丰富“书写性”上下功夫,在研究古人书法形制的同时,也不断借鉴今人在书法形制上去探索。在通过多年的可贵探索和尝试后,已经初步显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特质。其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对王铎涨墨的运用,整体虚实关系的把握处理,对留白以及水墨晕染的控制都恰到好处。取古人之大家,层层深入,洞见古人精奥,才能悟出用笔之法,采千古之遗韵,融百家于一炉,方可大成。这是彭聚学先生在书法创作的审美与价值的取向,也是书法的审美在多元化的时代,其文化精神和自我品性的艺术超越。

彭聚学书法作品欣赏

彭聚学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不是仅仅满足于对字帖的“死临”,不是停步于学习掌握书写技法的“技”的层面,而是自觉研读中国古典书法书论和现代书法理论,从“道”的高度领悟其文化性的经典美学观念,涵养心田,培养眼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技”进“道”尔后以“道”统“技”;临摹古人之经典法帖,学习每一幅优秀书法作品所蕴涵的艺术精神和魅力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书法创作上有了崭新的面目。其临王铎法帖,开篇用笔力求厚与稳,在势的把握上恰到好处,在重心的提升上,在节奏的韵律感上,有意收敛,书写于舒缓中渐快,突出节奏的变化,形成连绵不绝的整体视觉冲击力,隐隐体现着一种向上不屈的宝贵精神内涵,其跌宕的笔法间蕴涵着巨大的艺术张力,让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厚重和沉实,更有一种清风傲骨之气跃然纸上。这和魏晋书法讲求的自然率真的审美境界,自身所追求的“真趣”更是不谋而合。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人更有:“字如其人,笔正心正。”之说。书法作品确实能表达书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书法家的个人修养、审美情趣和生命的跃动,不但是书法家最活跃的心迹,同时也是书法家的个性展现。

彭聚学先生不仅学养深厚,更具有彬彬之君子风,是敬畏经典,勤奋的书家。其书法艺术在传统中扎根深厚,在墨色变化与书写韵致上,一直在力求做到了笔墨相融,心手合一的境界,整体书写给观者有种笔饱墨沉、酣畅淋漓之意。我相信他在不断的努力下,其书法作品更将具有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俊迈超逸、神采超然的艺术之美。(王浩)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