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头条新闻

刘建军:衡水景县籍的非洲“华人大酋长”

2018-11-07 16:33: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郎海江)自中非合作论坛成功召开之后,全国人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非洲这片土地上。提到在非洲创业,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在非洲建立“保定村”的衡水景县籍的非洲“华人大酋长”——刘建军。

“每天我都要接待几拨、十几拨来访者,其中有要去非洲的、有从非洲回来的、有民企老板、也有想去非洲创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向我要资料、要光盘、要照片等等。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快乐。”10月24号下午,在北京丰台区办公室的刘建军如是说。74岁的他精神矍铄,睿智、仁慈。虽语速缓慢,提到非洲便有说不完的话。

1998年,刚接任河北省保定市外贸局局长不久的刘建军带领20多人考察团来到非洲,从此与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飞机后我们就到集上去问实价,在超市里,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计算器,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刘建军对记者笑着说。

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对比价格,从中寻找商机,从而得出考察结果。其实非洲经济市场需求并没有比想象中差多少,他们许多商品比中国贵得多。当考察团走到莫桑比克的时候,刘建军一位在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工作的朋友找到他,说两年前,保定一些工人跟随北京一个建设单位来援助莫桑比克兴修水坝。现在工程结束了,老板也走了,但是保定这帮农民工没有回去,他们签证已经过期,能不能劝劝他们回去。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建军找到了保定老乡。通过交流,刘建军发现,当地人对农耕知识极度缺乏,一个保定农民到这里都可以当农业专家了。了解清楚情况后,刘建军决定要帮助他们留在当地致富,这样不但没有劝他们回去,反而帮他们解决了签证问题,同时还帮他们妻儿办了签证。

非洲考察回来3个月后,刘建军在保定发动了一个“走进非洲”动员大会,他四处印发宣传资料,见人就宣传“非洲是个好地方”。宣传做了三个月,却没有一个人报名。没有人相信他,非洲离中国那么远,人生地不熟,有人担心到那儿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呢。就在刘建军心灰意冷的时候,两个在保定的温州人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想去非洲。

最终,保定人没招到,倒是有50多个温州人报了名。之后,这批温州人在非洲生活情况很快传到了保定,保定“躁动”了。此后,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建军的预料,一个月内竟然有数百人报名去非洲。到2008年3月,刘建军做“保定村”项目已整10年。10年里,经刘建军介绍去非洲的中国人有六七千名。在17个国家建立了28个“保定村”,共买(租)地100多万亩。

十年间,刘建军头衔几经变换。但无论身份如何转换,刘建军一直咬定一个大道理,就是经济发展四大要素的优势互补:中国农民和非洲的土地、中国技术和非洲原料、中国产品和非洲市场、中国资金和非洲资源。他就是要把中国太多的人才、常规技术、设备、产品、资金,引向拥有太多土地、太多加工潜力、太多原料、太多市场需求和太多自然资源的非洲大地。

作为一个中国人,刘建军积极弘扬中华民族重义轻利、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并视推动非洲发展为己任。十多年来他“静观事变求一事,咬定非洲不放松”。基于刘建军先生多年的辛勤耕耘和贡献,科特迪瓦在拉克塔广场有着当地部长、市长、酋长和上千民众参加的大会上,加冕刘建军为“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

如今对刘建军来说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在非洲这片宽广的大地上,中国人拥有99年经营权的千亩、万亩土地长出山东登海的玉米、袁隆平的杂交稻;看到中国医院门口排出几十米长的候诊患者;看到坎帕拉西面那几个县(区)的百姓在中国制造的玉米面加工厂前卖粮换面;看到武钢队伍为八万平方米中国批发城打桩;看到坦桑蓝宝石、锰矿、玛瑙,装进运往天津港的集装箱;看到中国的植树农民、建材工人在娱乐城里的欢声笑语。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酸甜苦辣,二十年无怨无悔。刘建军为华人赴非趟出一条路,不是淘宝,而是义利兼顾。为当地人造福在先,益利在后,这已经成了他走出国门非洲创业的灵魂。

责任编辑:王春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