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闻>>衡水县市区视窗

冀州区西王京剧社:百姓身边的“草根京剧团”

2017-09-29 09:34:36 来源:衡水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龙凤阁内把衣换,薛平贵也有今一天……”伴着铿锵的鼓点和字正腔圆的吟唱,一身凤冠霞帔的“王宝钏”一出场便赢得阵阵喝彩。你也许不会想到,这台上眼波流转、舞袖翩翩颇有范儿的“角儿”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穿上戏装是“演员”,脱下戏装忙农活,凭着对京剧的一股痴迷劲儿,在十里八乡唱出了名气,成为可以彩唱整出大戏、折子戏的农民京剧社。

衡水市冀州区西王庄镇地处三市六县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市、犬吠惊六县”之称,西王京剧社就位于西王庄镇西王庄村,当地文化交流频繁,有着深厚的文艺传统,群众能演爱看,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宁可少种二亩地,不能耽误西王戏。”

1966年,一直有个“戏剧梦”的西王庄村民张广忠接任西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他就组建了文艺宣传队,通过自编自排“采棉舞”“送公粮”“顶灯”等剧目,引导百姓弃恶扬善,团结和谐。上世纪80年代初,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西王庄村建起了当时冀州第一个农村集镇影剧院——西王影剧院(后称大礼堂),前台有1113个观众座席,后台有化妆室,还有演员宿舍、食堂等,成为方圆百公里戏剧名家荟萃的大舞台。后来,虽然剧院由于种种原因一度萧条,但戏曲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2010年,石家庄某京剧团的孙恩广、刘嘉萍夫妇二人退休回到位于邢台市新河县的老家,他们想发挥余热培养人才,传承国粹技艺,于是萌生了创办业余京剧社的想法,几经周折,他们来到了邻近的冀州西王庄镇,农村少见的大剧院,热衷京剧的老支书,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几位“戏痴”一拍即合,当年9月,西王京剧社正式成立了。

然而,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西王京剧社发展的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是硬件设备严重不足,所有的“家底”都是靠他们几个人你拼我凑凑起来的:孙恩广、刘嘉萍老两口把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二十多个戏箱(价值三十余万元)全部捐献给了京剧社;张广忠自费购买了文戏用的胡琴、三弦等乐器,还利用空闲抄了几大本乐谱,又自己动手用旧洗脸盆、废弃输液支架、三合板等材料做成谱架;陈老秋买来了武戏用的锣鼓、音响;刘彦明拿出2000元作为剧社活动经费;沈恩群将他的车当做京剧社的“专车”,经常带着剧团到周边县市招贤纳士、参加演出。

硬件设施基本解决了,活动场所的修缮又成了另一个棘手难题。2011年3月,京剧社正式搬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西王影剧院。可由于年久失修、保养不当,影剧院透风漏雨、设施老旧,而且没水没电。张广忠就同村委会等各方联系,给剧院里拉了线、安上灯,又拉来一些桌椅板凳充实舞台,并为京剧社争取到了免费的水电。就这样,凭着大家群策群力,西王京剧社慢慢地成长壮大着。

京剧行当里有句老话叫:“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对京剧的一种热爱和痴迷境界。西王京剧社的票友们也是从骨子里散发着对京剧的热爱和痴迷。他们当中很多人提到唱词会立刻起身踱起台步、情不自禁开始哼唱,好像随时随地都是他们的舞台。农闲时节,每逢周末,各位京剧“土演员”从四面八方赶来西王参加排练,不计任何报酬,不怨排练辛苦。有一次演出前最后一次的排练间隙,主演出了意外,后脑勺血流不止,所有人都觉得这场戏肯定演不成了,可没想到,他缝完4针后又返回舞台,硬是演完了那场戏。

通过几年的努力,西王京剧社发展迅速,当初对他们持怀疑态度的当地“名角儿”,也慢慢加入进来,剧社队伍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规范。2014年5月,西王京剧社成功演出《打龙袍》《赤桑镇》等六出折子戏,轰动乡里;2015年9月,参加西王庄镇政府组织的“迎金秋京剧票友”演唱会;2017年1月,冀州区文广新局为西王京剧社举办“戏苑乡音”专场演出,受到冀州区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自参加冀州区文艺调演以来,剧社连续三年斩获第一名。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这群“老戏骨们”的那份执着和坚持……

目前,西王京剧社行当齐全,装备精良,灯光、布景、音响、字幕一应俱全,演员带妆彩唱,成员也由开始的十几个人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六十多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6岁,可以完整演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凤还巢》等十几出大戏,每年义务为乡亲演出近40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百姓身边不走的“草根京剧团”。 (吴琼 樊加伟)

责任编辑:翟一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