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新闻

枣强着力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微中心”

来源:衡水日报  2015-11-20 17:01:56  责任编辑:张娜

    今年以来,枣强县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着力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微中心”,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力促县域经济跨越赶超。

    推进城乡统筹,搭建功能疏解载体。枣强县把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镇)作为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微中心”的主要路径,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非首都功能的“分散疏解区”。在县城,他们以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底蕴,重点疏解京津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在大营镇,该县以建成“镇级市”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服装服饰名城建设进程,重点疏解京津服装服饰、电子商务、特种养殖等产业;肖张镇重点打造商贸物流型小镇,主要承接京津现代物流和观光农业等产业;唐林、马屯等乡镇则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型小镇,疏解京津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光伏农业等产业。同时,该县还以片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积极对接京津旅游产业。

    建设生产基地,打造产业转移平台。枣强县紧紧围绕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三大战略,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着力建设生产基地,打造产业转移平台。他们根据京津外迁企业特点,精准对接装备制造、服装服饰、现代物流等6个产业,着力建设了中国液态金属谷、复合材料研发生产、智能装备制造等6大基地。同时,他们着力提升原有园区的建设水平,高规格打造了枣强工业园、大营经济开发区、肖张商贸物流园等6个承接平台。目前,该县已有双诚液态金属、国机集团冷凝装备制造、北京首华信能源风电等13个重大项目成功落户生产基地。

    优化发展环境,构筑价值投资洼地。枣强县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筑价值投资洼地的重要举措,打出了资金、土地、人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组合拳,吸引产业项目向“价值洼地”流动。在资金支持方面,该县对固定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对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财政贴息贷款。同时,设立“投资风险”、“投资促进基金”、“鼓励发展基金”,觖决企业资金难题;在土地方面,该县对京津企业建设园中园的,确保建设用地,并实现园区“九通一平”。对创业型、高技术研发型项目,给予免费提供厂房的优惠政策;在人才支持方面,他们每年从财政列支100万元,设立京津冀地区专家专项资金,并在住房、医疗和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相关新闻

京津冀图书馆联盟成立

2015-11-20 14:25:48

11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公共图书馆在省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联盟,以此推动三地公共图书馆密切合作,实现三地读者对文献资源共享。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透露,三地图书馆将进一步实现文化资源的交流共享,努力实现三地纸质文献的互借互还。

承德中关村天合京津冀高新技术转化中心运营

2015-11-20 13:27:24

(记者郎宝生)日前,我市与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共同建设的“承德中关村天合京津冀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和“中关村天合承德创新创业培训学院”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运营。

京津冀图书馆联盟在石家庄正式成立

2015-11-19 23:20:03

19日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公共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京津冀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

深州打造双“千亿级园区”全面融入京津冀

2015-11-19 10:00:29

    衡水市深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自身区位、产业优势,坚持把平台建设放在首位,解放思想,奋发作为,倾力打造双“千亿级园区”,即市区东部的京津冀产业协作示范区和市域南部的生态化工园区,主动承接京津优势产业转移,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聂瑞平: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作为

2015-11-19 09:35:04

我们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打造特色风貌县城、人文景观县城、绿色生态县城。我们将围绕建设智慧型城市,按照标准化、数字化、网格化、法制化的精细管理要求,用心用力把县城管理好,努力为群众创造一个整洁、有序、文明、舒适的县城环境。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