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杨春海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带病奋战一线
河北新闻网
2012-08-20 14:55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田士威
【字号

本站搜索

    开栏的话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十星级文明家庭、文明示范村评选活动广泛开展……连续十年来,武邑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按照“党委和政府引导、社会征集、模范群众推选、行业人数不限”的原则,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为重点,围绕建设“文明武邑,和谐武邑,诚信武邑”开展了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区域新闻·武邑》版开设《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专栏,将对生活中涌现出的模范、典型候选人进行陆续报道和宣传,让他们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榜样”的行列中来。

    “我的命是同事们给的,我工作就是为了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是武邑县清凉店镇政府一名普通员工杨春海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杨春海怀着对党的一腔忠诚,对工作的一片真情和执着,带病坚持奋战一线,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突患重病,同事倾力相助

    今年53岁的杨春海,平日里为人憨厚老实,因小名叫“牛子”,人们都亲切称呼他为“牛哥”。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正在单位值班的杨春海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时,他已不省人事。经诊断,杨春海为心脏主动脉内膜撕裂,需马上手术。因一家人无力承担高额的手术费,只好采取保守治疗,但危险极大。得知这一情况后,镇领导立即组织镇政府上下为杨春海募捐,仅一天时间筹得捐款8000余元。同事们更是主动放弃年假休息时间轮流照顾他。在家人跟同事的照料下,基本被判“死刑”的杨春海,住院治疗六天后恢复了意识,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好。看到为自己跑前跑后的同事们,他多次流下感激的泪水。由于杨春海生病前一直是包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多年来跟村民打成一片,关系非常亲密,在住院期间,看望“牛哥”的人络绎不绝,同房的病友十分羡慕:“您是什么官呀?这么多人来看您。”杨春海说:“我就是个小卒。”“那您就是人缘太好了。”听到病友这么说,他又自豪又感慨。他默默地对自己说:“要活下去,好好活下去,回报这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们!”

    稍有好转,勇挑重担

    2009年的正月初六,本应在家休养的他主动来到单位,找到领导要求上班。单位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在办公室做文件收发工作。平时在包村工作中摸爬滚打惯了的他,干起了办公室工作,虽兢兢业业,但总觉得做的太少。7月份,单位组织档案室编写《地方志》,由于档案室人员都是新分配的大学生,对当地风俗民情了解较少,在编撰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导致编写《地方志》进展缓慢。见到这些状况,杨春海便主动要求担当起这项重任,夜以继日地编写《地方志》。为了早日结稿,他常常拖着病躯,在单位加班到深夜。根据撰稿提纲要求,资料的收集需要十四个方面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状况、教育、文化、卫生、居民生活、社会风俗、乡镇人物、大事记等,在十四个大项里面又分好多小项。面对这些纵横交错的资料征集范围,他坦然应对,先是制定搜集资料的提纲,然后再按照还原事物本来面目的要求去搜集资料,通过认真查阅历史档案、访问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顺利地将能反映全镇全貌的数据、典型资料一一登记在册,并将征收的资料逐项分门别类。

    不畏伤痛,坚强面对未来

    2010年4月,在入志资料考证无误后,按行文规则和编目设计要求进入编撰分支时段,就在他为即将完成的《地方志》欢欣不已时,灾难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12月,杨春海年仅18岁的儿子因病不治身亡,丧子之痛无疑比自己病痛要沉重万倍,妻子因此变得有些疯疯傻傻,他由于心衰引起供血不足,欲哭无声,一夜间,他嗓音变得十分嘶哑。但当他想到在自己濒临死亡边缘时,是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他默默鼓励自己要坚强,在编写《地方志》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加主动地做好沟通协调,仿佛在他心目中对工作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执着热爱。2010年12月,在经历了三次修改分志后,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编辑评审,一套八万五千字,图、文、表并茂的《清凉店镇地方分志》正式出炉。用杨春海自己的话说,“将来还要好好工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党执着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衡水日报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