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古稀老人用“小草精神”点燃村庄文化“火种”

    10多年来,因为有一个热爱文化、热心倡导和慷慨资助的老人,使武邑县武邑镇何家庄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村民们藉此求知、求乐。这位点燃村庄“文化火种”的老人,便是魏长举。

    魏长举已过古稀之年,笑声朗朗,精神矍铄。走进魏长举的“图书室”,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近4000册书籍,有中外名著,有各类杂志,也有关于养殖、种植等农业类书籍。

    1996年,魏长举从县文化馆退休回村,看到村里没有阅览室,就把自己多年攒的书拿出来,并向亲友借了一些,凑了四五百本,建起了“夕阳红书屋”。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还自费订阅了《河北农民报》、《老人世界》等报刊,还买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书籍,并在书屋写下标语:“书为善友伴终生,心作良田耕百姓。学典效贤厚品德,读书看报增才智。”

    对村民来说,书屋犹如严寒冬日里的一堆炭火,点燃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每天,书屋都会聚集很多人。魏长举不仅免费提供图书,还为人们提供许多便利。书屋建在公路边,出租车司机常在这里落脚休息,书屋外挂着“免费指路”的横幅,并张贴着河北省交通地图。夏天天热,他就从家里抱来西瓜,与大伙分享;冬天天冷,他就点上煤炉子供大伙取暖。2000年,魏长举发现有的村民识字少或行动不便,便把三轮车改装成“流动书车”,并准备了小黑板,走村串街,讲时事新闻,为村民念书读报……书屋的名气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魏长举在他家外墙上自办起黑板报,每天更换一期,期期都有“心灵寄语”、“夕阳朝阳”、“文艺百科”、“科学之窗”和“天气预报”等多个栏目。

    2005年,为了进一步丰富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魏长举组织成立了爱心文化服务社和益智康乐苑,成员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自编节目,到乡村、学校、工厂和光荣院表演,深受大家欢迎。今年3月,魏长举又拿出几千元,成立了武邑县首家农村级老年大学——何家庄老年大学,积极动员村里的老人们到老年大学学习。他既当校长又当老师,组织学员们学习革命歌曲、健康知识、书法绘画,还不定期举办书画展览和戏剧表演,把老年大学办得红红火火。如今,学员覆盖4个乡镇20多个村。

    期刊《劲草》也是魏长举的得意之作,至今已创办28期。每当提起,魏长举感慨良多:“《劲草》从萌芽到壮大,见证了我们农民精神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为什么起名《劲草》呢?”面对提问,魏长举笑了:“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做人就要像小草,不张扬,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乡亲们办点儿实事,让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这也是我生活的根本目的。”

    衡水日报(记者 胡昕)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田士威】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