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年画中的龙文化
河北新闻网
2012-01-30 16:58
来源:衡水日报
责任编辑:王静超
【字号

本站搜索

    中国人爱唱这首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画中有很多关于龙的题材,武强木版年画中也有很多经典的龙年画。

    武强年画中的龙线条简练,造型夸张,头的比例几乎占了整个龙体的三分之一;并且着重刻画面部表情,双目炯炯有神,张着大嘴,卷舌利齿,龙角直立,龙须舞动,一副威风凛凛、不可侵犯的庄严神态;龙身呈S形蜿蜒盘旋,动感十足,周围祥云环绕、火焰燃烧;整个画面以蓝绿色为主色调,再配以红、黄、粉三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既能体现出龙本身的威武,又不失年节的吉祥喜庆。其实,龙只是人们臆想中的一种神兽。因为,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龙。而古人心目中的龙是由九种动物杂凑而成。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声如戛铜盘。口有须髯,颔有明珠,喉有逆鳞。头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另有一说是:“龙的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

    汉代学者王充还指出,龙的形象有“三停九似”之说。所谓“三停”,是指龙身从头至膊、从膊至腰、从腰至尾三个部分长度相等;所谓“九似”,是指龙看上去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走、能飞、能游泳、能行云布雨;龙还能显能藏、能巨能细、能长能短。春分时飞上天,秋分时潜于渊。

    在中国,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地位甚高,但武强年画中有一幅《龙虎斗》,是通过葡萄藤形式来展示龙虎相斗的一张抽象画,从中我们却发现,龙的体积大约是老虎的五倍,相比之下,龙显得更加威猛、强大,足见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在老虎之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历代帝王都将自己与龙联系在一起,以使得皇族的形象更威严、更神化。他们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在民间,老百姓也视龙为神物、灵物、吉祥之物。武强年画《鲤鱼跳龙门》就将人们对龙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科举成名、光宗耀祖,所以在民间有一种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于是后人就把科举考试喻为“鲤鱼跳龙门”。《鱼龙变化》也同样承载了父母“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画面中描绘的是一条大鲤鱼在鱼缸中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准备一跃而起,腾云驾雾,变成一条龙。并且还有题词写道:“鱼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将鱼和龙之间的变化形象而巧妙地表现了出来。而另外一幅《三鱼争月》则进一步深化了“鲤鱼跳龙门”的含义,画面描绘的是三条鱼共用一个头,在争上面半圆形的月亮,在这里“月”和“跃”谐音,也是取“鲤鱼跳龙门”的意思,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民间,以龙为主题的传统节日很多,最主要的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二的“龙抬头”以及五月初五的“龙舟节”,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武强年画《连年吉庆万民乐业》表现的是元宵节龙灯大会的情景。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本与龙无关,但这一天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龙灯大会”却与龙密不可分。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几个人正举着巨龙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除此之外,还有鹤令会、狮子会、高跷会、旱船会和跑驴等游艺节目,丰富多彩的民间花会,再加上周围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

    《天子躬耕图》表现的是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的情景。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活动的,以后雨水也就会多起来。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多数地区的人们要靠天吃饭,所以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画面描绘的就是这一天古时皇帝亲率群臣躬耕籍田的情形,画面还有题词写道:“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国母来送饭,五谷丰登太平秋。”以此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武强年画《龙舟欢乐》表现的则是农历五月初五龙舟节的欢庆场景。龙舟节是端午节的别称,因端午节的“赛龙舟”之俗而得名。画面描绘的就是这一天几个小孩划着龙舟嬉戏、尽情欢乐的情形,那么龙舟节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是其它的舟呢?民间有一种传说与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有关,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就划船去追赶,但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划“龙舟”来纪念他。划龙舟是为了借龙的形象来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当然这只是传说,赛龙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跟龙的基本神性有关: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所以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恪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赛龙舟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驱邪避难。

    千百年来,龙一直以独立的形象被祭祀被崇拜,因为它是神圣和力量的象征。而同时,龙又常常和凤结合在一起,组成《龙凤呈祥》图张贴于千家万户。因为凤是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母体象征,龙凤结合就是力和美的完美缔结,不仅表现出对爱情的祝福和赞美,也传递着对婚姻幸福的企盼和希冀。 孙丽娜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