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衡水市第二中学本色原生态 追求真善美

    12月20日,《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周刊》“大视野”栏目刊登了市二中校长秦海地的《本色原生态,追求真善美——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原生态教育”理念探微》一文。在文中,秦海地校长结合二中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原生态教育”理念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解读,全面诠释了这一原创教育理念的深层含义。本报特将该文予以转载,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读者朋友们分享、借鉴。

    自然是万物之源、人类之师、生命之母,宏大而又细微,包容而又谦逊,具备大真而无华、大善而无求、大美而无痕之品质。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走向完善的过程。教育直接发源于上古先民最切近的谋生方式之中,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师法自然,返璞归真,教育也要从往圣先贤的经典和精髓里寻找无华、无求、无痕的原生态智慧,在外和内谐、教化育人的格局下,努力追求大真、大善、大美的境界。“古为今用、继承创新”,我们的高中教育完全可以从古圣先贤经典中汲取养料,挖掘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以养育浩然正气、发扬以人为本为归宿,以传统文化思维引领学校发展,以精神立校,以文化育人,以教育的大真、大善、大美为至高追求,以教学生求真知、做真人为立校之本,以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实践诠释着中华传统文化不朽的魅力。

    原:返璞归真,追求真实的教育理想

    原,取“初始”之意,即教育要回归教育本真,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去除浮华和雕饰,做最真的教育。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育最核心的特质,“真”是立教之基、求学之本。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知、做真人,应该成为学校最质朴、最真实的教育理想。

    原,就是要不事雕琢、不加修饰,是原汁原味、原形原色的“无华”,是自然智慧的高明之处。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真正的教育规律是非常朴素的,教育最需要的是一种求实的精神。教育不应在追逐中而求花样迭出、在跟风中而轻易全盘否定,而应在有所坚守之上再去创新。教育不应是经常穿新衣服做美容,而应是天天强身健体。让教育回归本真,是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

    教育要指向人的灵魂深处、人的生命成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生求真知、做真人,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做现代教育的“传真机”,学生方能学到真才实学,成为真诚无伪、信守承诺的智者,成为以诚相待、以信相交的君子,成为坦白直率、信实不欺的善士,最终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和砥柱。

    生:生生不息,实现生命价值的极限提升

    生,事物变化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获得新生,即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对象的“质变”,实现学生的发展——短期和长期的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极限提升。

    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组成。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学校是人生成长征途中重要的驿站,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表达关怀,这种关怀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在学生德育方面,我们可以按照古圣先贤“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理想为学生提供符合其成长特点的教育模式。

    “正心、修身”,就是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切入点。“齐家”,就是以励志教育为主,让学生学会担当,自强不息。“治国、平天下”,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让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人格健全、自觉担负人生、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君子。

    教育,就是要实现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的宝贵,懂得生命的意义,唤醒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生生不息”,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不断进步,不停超越,追求完美,止于至善。

    态:超越不止,营造精神气场

    态,古文字为“態”,乃“心上之能”。態,就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由心智决定的能量场,其随心智的变化而变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变化无常,能量强大。作为教育教学的活动场所,学校用只属于其本身的文化和精神,从而形成独特的能量场。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模式从“态”字入手,注重营造整个学校的办学氛围,使之趋于最美之境地。“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状态,就有什么样的能量场,有什么样的能量场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问人而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二者的针对性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注重“以人为本”。

    人,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人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心。“以人为本”的根本是通过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力量是很大的,而在人的力量元素中对于精神的关注度历来很低。精神,是一个人的外在面貌,也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内在的面貌,是一个人做事的状态,从一个人的精神状况便可知他成功的几率。对人精神力量的开发,成为我校实现超越发展而深入探索的课题。

    我校提出“精神立校,文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将楼体、甬路、花园、走廊、教室、宿舍等各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融入古典传统文化的元素,把学校建成了一个底蕴丰厚、内涵十足、饱蕴精神的“励志园”。如校园的甬路“景行路”(语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又如“九思路”(语出《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孔子“君子有九思”)。在学校“精神立校”的理念中对学生精神定位的关键词是:自信、拼搏、争先、成功,超越永无止境;对教师精神定位的关键词是:责任、奉献、求实、激情,一切皆有可能。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期许和希冀。慢慢地,这方神奇的土地就有了一种蒸蒸日上的气息,有了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致,有了一个追求完美、超越不止的气场,老师们各负其责、爱岗敬业,学生们争先恐后、爱学乐学。超越不止、唯先必争,成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常态。

    精神是直抵灵魂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活动,让学生精神的海绵吸足养分。每日课前班歌合唱、班级宣誓,跑操时的步伐整齐、口号震天,操场上的小组、宿舍成员的相互激励等,时刻让学生精神抖擞、斗志旺盛。此外,我校注重在举办集体大型活动时营造大场景,给学生以感动和震撼,十八岁成人礼、高考上场前的集体加油等,都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精神的力量有多强大?教育的气场有多强大?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弱小,几百多名教师的力量不容小觑,几千名学生的力量不可估量。一个相互鼓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生共长的进取氛围悄然形成。这个氛围常驻学校,渗入师生心田,慢慢积淀成校风,成为教育气场中最强劲的力量。现在,学校里已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气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很快就会融入到这股奋进的洪流中。

    “原生态教育”是关注和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理念,无华之大真、无求之大善、无痕之大美是其至高境界。教师以爱为教育立基,针对教育对象的时代背景和成长阶段,以自然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潜质,使其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人。它不是复古的原始教育,不追求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约束的随意活动的散养式,而是遵循现代教育规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自主与规范最自然的结合,体现了对教育大真、大善、大美的追求。  秦海地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